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城市空间增长进入转型发展阶段,突出表现为由追求量的增加向追求质的提升。城市规划范式也相应地由增长拉动型向增长管理型转型,以弥补快速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城市增长边界作为空间增长管理的政策工具之一,以“生态优先”保护城市生态本底,以“精明增长”提升城市内部空间绩效,在协调保护与发展需求之间起到了重要作用。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经明确了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需求,在总规层面引入了精明增长理念。但不同编制主体对于增长边界的内涵与划定方法理解不同,难以发挥实效。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定城市增长边界,使其兼具地方特色和推广意义,成为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苏州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综合竞争力强的重要战略区域。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苏州已经处于工业化时期加速向后工业化时期转型的阶段,前一个时期城市建设用地曾呈现粗放式增长为主,迫切需要划定城市增长边界进行增长管理。本文以苏州为案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划定城市增长边界。首先分析苏州城市增长历程与影响因素作为UGB评价指标建立的基础;考虑生态与工程地质条件等方面因素区分可建设与不可建设用地,划定城市刚性增长边界;综合考虑生态、建设条件、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法进行增长潜力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确定城市增长区,划定城市弹性增长边界。在城市增长边界的应用方面,本文结合城市功能区分析对边界内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选择进行探索,并以南部新功能区为例进行用地空间布局设想,以期对精明增长模式下的城市空间规划途径进行探讨。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城市增长边界划定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因素,宜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2)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可以为科学利用和管理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