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增长边界(UGB)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城市空间增长进入转型发展阶段,突出表现为由追求量的增加向追求质的提升。城市规划范式也相应地由增长拉动型向增长管理型转型,以弥补快速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城市增长边界作为空间增长管理的政策工具之一,以“生态优先”保护城市生态本底,以“精明增长”提升城市内部空间绩效,在协调保护与发展需求之间起到了重要作用。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经明确了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需求,在总规层面引入了精明增长理念。但不同编制主体对于增长边界的内涵与划定方法理解不同,难以发挥实效。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定城市增长边界,使其兼具地方特色和推广意义,成为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苏州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综合竞争力强的重要战略区域。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苏州已经处于工业化时期加速向后工业化时期转型的阶段,前一个时期城市建设用地曾呈现粗放式增长为主,迫切需要划定城市增长边界进行增长管理。本文以苏州为案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划定城市增长边界。首先分析苏州城市增长历程与影响因素作为UGB评价指标建立的基础;考虑生态与工程地质条件等方面因素区分可建设与不可建设用地,划定城市刚性增长边界;综合考虑生态、建设条件、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法进行增长潜力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确定城市增长区,划定城市弹性增长边界。在城市增长边界的应用方面,本文结合城市功能区分析对边界内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选择进行探索,并以南部新功能区为例进行用地空间布局设想,以期对精明增长模式下的城市空间规划途径进行探讨。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城市增长边界划定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因素,宜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2)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可以为科学利用和管理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降雨条件下浅层滑坡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地质灾害现象,为了解边坡稳定性随降雨入渗过程的变化情况,以Green-Ampt入渗模型为基础,并考虑了动水压力的作用,建立了降雨入渗条件下
写作,最大的限囿是无东西可写,是没有表达的愿望与冲动。其实,无东西可写,自然也便没有了表达的愿望与冲动。写作的内容、愿望、冲动是如何诞生的呢?这一切源于一个人生命中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了适应高精度、高效率机械加工要求的市场需求,使得网络化、信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成为制造业工艺信息管理发展的趋势。工时定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政治稳定、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基本需求和实现根本利益的一个重大全局性的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
土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所有的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土地。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大大增加了对土地的需求,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1]。如何更加合理地为各行业分配土地资
当代人文科学界与社会科学界的“身体转向”以来,引起了“身体问题”的大思考,由此带来的思维方式、研究视角及价值判断等的变化已成为现代知识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同时在当下
分析了CTX6B型铲运机转向、工作、制动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与CT6000型铲运机液压系统进行了比较。
三维重构理论与技术是计算机视觉最重要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单幅图像的三维重构由于缺乏足够的几何信息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本文针对大部分物体所具有的对称性特征,提出利用
我国供暖技术从建国初期的国外学习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供暖技术规范的自主编制,再到新世纪初《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的实施,一步步推动城市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行业工作者以北欧
为了缓解当前城市化建设资金压力,不少地方政府采取BT(Build-Transfer,建造-移交)模式来进行公共项目建设,以加快民生改善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虽然目前BT模式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