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结构的排列分子高次谐波的产生特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zat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测和掌握物质中各种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电子结构和动力学过程,一直是包括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目标。利用强激光场与原子分子气体相互作用产生的高次谐波信号,可以实现原子分子尺度上的电子结构和动力学过程探测,而且这种探测可以同时达到阿秒量级的时间分辨和埃量级的空间分辨。由于高次谐波在探测方面的重要应用,在最近的几十年里,一直吸引了大量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兴趣。高次谐波辐射现象首先是在稀有气体原子中被观测到,其产生的机制和谐波特性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由于其优质的频谱特征,原子高次谐波过程已经成为产生极紫外甚至软X射线波段的相干光源和阿秒脉冲光源的有效方法。这些光源为超快动力学研究等提供了强大的探测工具。相比于原子,分子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比如多中心结构,多样的分子轨道结构和空间对称性等。此外,分子还具有复杂的核自由度,如核的振动和转动等。这些复杂的结构以及额外的运动自由度不仅会使高次谐波产生过程变得更加复杂,而且还会使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正是由于具有如此丰富的物理内涵,分子高次谐波的研究也预示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获取靶分子结构信息,高时空分辨率的分子轨道成像,探测强激光场中的超快分子动力学过程等。因此,我博士期间主要围绕分子复杂的结构和排列对高次谐波特性的影响,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并探究分子高次谐波的一些新的潜在应用。  (1)研究了线偏振激光脉冲驱动下,具有不对称分子轨道结构的极性分子产生的高次谐波的偏振特性。发现高次谐波在包含平台区和截止区的一个非常宽的谱段内都具有非常大的椭偏率。这为产生大椭偏XUV脉冲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这种大椭偏 XUV脉冲的产生无疑会拓宽高次谐波谱作为探测工具在材料与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我们还系统分析了不同轨道结构的极性分子高次谐波椭偏率的分布特征。发现高次谐波的椭偏率分布图能唯一地反映不对称分子轨道的几何结构。基于此,我们提出利用高次谐波椭偏率探测极性分子轨道结构的新方法。  (2)研究了非绝热排列的分子系综产生的高次谐波频谱特性。首先,我们分析了由分子排列不完全导致的,排列在不同方向上的分子产生的高次谐波之间的干涉效应,并成功地解释了在排列分子系综产生的高次谐波谱中观测到的谐波谱反常截止现象,以及谐波谱极小值位置随分子系综排列度降低而向高能谐波光子移动的现象。进一步地,我们研究了分子系综产生的高次谐波谱随时延的变化规律,发现频谱极小值位置与排列参数的倒数满足简单的线性关系式。利用这个简单的线性关系式,可以由实验测量的高次谐波谱的频谱极小值位置推算出相应的排列参数的值。这个排列参数随时延的变化曲线可以很好地表征分子的转动波包演化过程。由此,我们提出用高次谐波谱频谱极小值对分子转动波包动力学过程实现全光学探测的新方法。  (3)研究了分子高次谐波在极性分子轨道重构上的应用。基于高次谐波过程的极性分子轨道重构要求回复电子都必须沿同一方向与母离子复合,并且在任意分子取向角下都必须实现电子的单向回复。已有研究表明电子的单向回复可以采用极其短的单色激光脉冲实现,然而这个单色场方案对激光器要求非常苛刻,必须是具有足够强度的,载波包络相位稳定且可控的,单周期激光脉冲。为了使极性分子轨道重构更容易实现,我们基于双色激光场对电子动力学过程的调控,提出了一个双色多光周期激光场驱动的不对分子轨道重构方案。我们的方案极大地降低了不对称分子轨道重构的实验要求。
其他文献
该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其一是研究了有机材料锌-四苯并卟吩-巴豆酸-苯氧树脂的非线性吸收及光学限幅性能;其二是研究了聚合液晶材料的光折变性质.其三是研究了光致聚合物
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半导体自旋电子学(spintronics)的研究,而且研究结果表明稀磁半导体(DMS)在该领域是很好的器件应用材料,它能够很好地处理和存储信息,因为其既利用了电子电荷
古陶产地与矿料来源的探索是当前国际科技考古的前沿课题,其成果不仅可成为考古文化区系理论的基础之一,而且可为研究古代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由于制陶原
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产生了保护敏感信息的愿望。在信息时代,机构和个人更加依赖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来存储信息和交流信息,而建立在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基础上的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血管性血友病是常见的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A1域和血小板的配体GPIbα在血流拉伸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它们在凝血过程中的功能,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临床
该文简述了纳米材料及纳米科技的发展史,列举了纳米粉体的某些应用前景,对比了目前常用的几种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此外通过对石墨的物理性质、激光化学原理、等离子体原理及
基于Tersoff共价键公式的多体相互作用势[1]及0.4埃单壁纳米的生长条件[2],我们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我们发现两种可能的结构如(5,0)和(3,3)共存于我们的模拟中当将瀑沸石的
该文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结果如下:第一,从传输损耗、吸收、二次谐波产生和光漂白特性几个方面对非线性有机分子掺杂的聚合膜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氰基团的加入对有机
该文使用Monte Carlo方法分别对约束在两个相同的平行硬壁间的对称和不对称两嵌段共聚物熔体的微相分离过程进行了模拟.首先,我们模拟了对称两嵌段共聚物薄膜的微观形态.对壁
该论文对具有不同极性有机分子LB膜的铁电性能和热释电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测量样品的电滞回线和热释电系数,研究其铁电性和热释电性与成膜方式及掺杂阳离子之间的关系,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