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0-2(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Oryzastiva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50%以上人口以其为主粮。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稻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光合作用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利用叶色突变体研究光合作用的遗传控制机理是进行水稻高光效育种的基础。本研究在籼稻蜀恢527的自然突变中筛选到了一个新的水稻黄绿叶突变体,暂命名为ygl10-2(t),对该突变体进行了详细的遗传分析、基因精细定位以及功能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表型观察及农艺性状分析表明,突变体ygl10-2(t)在苗期第3、4叶时,新叶表现为明显的黄绿色,老叶表现为淡黄绿色,自第5叶起叶色慢慢转为正常,至成熟期时突变体植株的叶色已接近野生型水平。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除主穗长、有效穗数无明显变化外,剑叶长、剑叶宽、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千粒重、株高、饱粒数、总粒数和结实率均较野生型发生了明显的降低,说明ygl10-2(t)突变对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2.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突变体ygl10-2(t)的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水稻的各个生长期都显著低于野生型,苗期叶绿素总含量及叶绿素a含量较野生型相比分别下降了 44.8%和43.5%;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了 36%和27.5%,表明突变体ygl10-2(t)句的光合色素合成受阻。3.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突变体ygl10-2(t)的叶绿体发育异常,叶绿体数目减少,仅在较少细胞内含有完整的叶绿体,体积增大且形状不规则,基粒片层减少且排列稀疏,说明突变体ygl10-2(t)基因功能的缺失抑制了叶绿体的正常发育。4.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分析表明,突变体ygl0-2(t)的qP、NPQ、YII以及ETR与野生型相比,分别下降了 12.1%、21%、28.4%和28.7%,表明ygl10-2(t)的突变影响了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降低了光合效率。5.遗传分析与基因的精细定位结果表明,突变体ygl10-2(t)的黄绿叶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YGL10-2(t)基因位于第10号染色体短臂约104Kb的区段里,是一个新的控制水稻叶色的基因。6.候选基因的筛选分析表明,定位区间104Kb区段内存在11个基因,测序分析后发现,LOC-Os10g10170基因的上游启动子区段存在8bp的缺失;该基因编码一个重复的三角五肽蛋白PPR,与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加工有关。因此,初步将LOC_Os10g10170定为YGL10-2(t)的候选基因。7.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YGL10-2(t)在植株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在穗中的表达量最低;突变体叶中的表达量与野生型相比显著降低。
其他文献
采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共混物,进而通过与无机填料的填充复合,成功制备了PVC/TPU/高岭土复合材料,实现了PVC的增强增韧。探讨了TPU
目的探讨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引导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将150例血液病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B超组和心电图组各75例,分别采用B超引导置管、B超联合心电图定位法引导置管
目的研究去铁胺对K562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的作用。方法用K562细胞作为人类红白血病细胞株,用MTT法观察DFO的抗增殖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小剂量DF
矿产资源条件综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矿业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不同需求。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矿产资源的自然禀赋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可用在勘探阶段,确定勘探开发优先顺序
目的探讨叙事教育对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对345名实习护生进行叙事教育,包括欣赏文学作品、音乐、人文励志电影,书写反思日记,分享人文关怀故事等。分别于临床实
通过苯酚改性含氢硅油合成出一种新型聚碳酸酯用含硅阻燃剂(HSOP)。阻燃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加入HSOP可以有效地提高聚碳酸酯(PC)的阻燃性,当阻燃剂质量分数5%时,氧指数由
目的探讨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42例,观察痛经、月经、子宫大小、血清CA125的变化。结果42例患者用药
本文从中药对哮喘动物体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的免疫调节、B细胞活化与IgE的生成和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气道炎症与炎性介质、嗜酸性粒细胞(EOS)生成活化、哮喘肺循环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丙烯酸叔丁酯-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tBA-b-PNIAAm)嵌段共聚物,用核磁共振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通
近年来,煤化工已成为我国能源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同时伴随的环保问题也日趋严重,尤其是水资源以及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对煤化工过程中大量排放的高盐废水进行脱盐处理。煤化工高盐废水成分复杂,根据各离子含量的多少,总结概括为Na+//Cl-,S042-,CO32-,NO3-H2O水盐体系。分质提盐工艺的基础是体系中各盐类的溶解平衡关系,完成该体系的相平衡和溶液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