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身份下的“三维贴近”:澳洲华文传媒发展策略研究——以“华厦传媒集团”为例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downloadf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外华文传媒”作为一类独特的传媒形式,兼具双重社会文化身份:一重身份是作为当地国文化传播的媒介,为当地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信息沟通服务,并认同其主流文化。另一重身份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少数族裔媒体,与我们同根同源,饱含一衣带水的乡情和服务桑梓的热情,因而自觉担当起传播中华文化、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责任。但是,由于经济及人才条件的限制、当地国主流媒体的挤压、新媒体冲击等原因,海外华文媒体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以澳洲为例,目前中澳两国联系日益紧密,关于澳洲华文媒体的研究却笼统而稀少,不利于针对性地加强澳洲华文传媒的发展。由于笔者曾在澳大利亚华厦传媒集团国内分部和墨尔本总部共实习了近5个月,对其各项业务均有涉猎,具备亲身参与观察的所见所感以及大量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华厦传媒是一家有着20年创办历史的老牌澳洲华文传媒集团,旗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活动全面开花,在墨尔本乃至澳洲华人圈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之于澳洲华文传媒也具代表性。因此,本文以华厦传媒集团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系统的分析,提炼出其“贴近中国主流社会”、“贴近广大澳洲华人”、“贴近澳洲主流社会”的“三维贴近”发展策略,以期为其他华文媒体的发展提供借鉴,为学者研究和政策支持提供参考。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澳洲华文传媒整体概况。开篇即对本文研究的“华文传媒”进行概念界定,并细数澳洲华文传媒的发展历程:早期“时移势易”、当代“重新繁荣”、现状“群雄并起”,其中穿插介绍华厦传媒集团在此历程中的发展节点。然后,描述本文个案考察的对象---澳洲华厦传媒集团的各大业务板块及其之于澳洲华文传媒的代表性。章末,对“双重身份”和“三维贴近”概念做出解释,为下文详细论述而铺垫。  第二章,具体分析澳洲华厦传媒集团如何贴近“中国主流社会”,即采用“自发报道:传播中国社会信息”和“官方交流:合作中国政府、外宣部门”两大方式。通过对《华厦周报》中涉华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其在“报道范围”、“报道主题”和“报道体裁”上的特点。至于华厦传媒与中国政府和外宣部门的官方交流,则体现在活动交流和共建报纸、广播、电视平台的专版专栏、专题节目上。通过报道和交流,华厦传媒获得了国内政策、资金和内容支持。由于华厦传媒与天津《今晚报》合作的“澳洲专版”为英语新闻,较具代表性,笔者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这份英文专版传播中国地区形象的特点。  第三章,具体分析澳洲华厦传媒集团如何贴近“广大澳洲华人”,包括“贴近华人个体”和“贴近华人社团”。澳洲华人个体和华人社团不仅是华厦传媒的受众基础、信息来源,更与其同呼吸,共荣辱。对于华人个体,华厦传媒通过固化集体记忆,缓解在澳华人的文化认同困境;通过“信息”与“窄告”结合,服务华人在澳洲的生活。对于华人社团,华厦传媒通过提供媒介平台,与华人社团信息互通,广泛合作;利用自身舆论效应,与华人社团共同支持、培养华人参政议政,维护华人权益,并为社团生存提供保障。  第四章,具体分析澳洲华厦传媒集团如何贴近“澳洲主流社会”。采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的角度分析澳洲主流社会为澳洲华文传媒提供的“支持”。并解析华厦传媒为了赢得澳洲主流社会“支持”而承担的四类角色,即“传声筒”----报道澳洲主流社会的新闻、“宣传站”----紧密联系当地政府组织、“带头者”----树立媒体自身正面形象、“润滑剂”----中澳敏感事件“软传播”。  第五章,升华“三维贴近”策略的概念:认为它并不仅是单纯的“经营策略”,还发挥着传播中国国家形象与文化、服务澳洲华人生活、维护澳洲社会稳定、促进中澳文化交流、缓解中澳矛盾等作用。这也使本文的研究不仅局限在媒介经营与管理的领域,还具备文化角度的现实关照。笔者秉持客观态度,指出以华厦传媒为代表的澳洲华文传媒存在的困境和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全球化背景和新媒体发展的趋势下,对华厦传媒集团、澳洲华文传媒、乃至全球的华文传媒发展做出前景与展望。  第六章结语。再次总结双重身份下的“三维贴近”策略,提出关于澳洲乃至全球华文传媒发展的未尽思索:尽管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但海外华文传媒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奋斗和自我修正中赢得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谣言是在民间舆论场中流传的,未经官方证实的或者已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它可以被当做一种替代性“新闻”去解释重要而模糊的情境,为公众情绪提供一个“出口”,是公众情绪的“晴
期刊
期刊
本文运用传播学的个案深度访谈以及民族学的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建国以来迁入石河子地区的汉族移民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通过政府部门保存的档案和历史资料分别对石河子的一个少
我国的真人秀节目经过早期的萌芽阶段,目前发展形势如火如茶,真人秀节目撑起了电视节目的大半江山。《非诚勿扰》《我是歌手》等节目走红后,荧屏充斥着大量像《我们约会吧》的同
期刊
关于部落、宗教、种族和团体间(SARA=Suku,Agama,Ras dan Antar Golongan)在印度尼西亚的社会冲突中很常见。社会冲突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从未完成群体之间的社会整合问题,一个因素是怀疑群体之间对其他群体的不利标签以及过度的群体狂热等。另一个因素是缺乏媒体关注,印度尼西亚的广告商也不太重视种族多样性,宗教信仰和文化等方面问题。或者换句话来说,多元文化广告的实践可以指导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