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能力也随之增强,成为一种能与自然相匹配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的不正当使用及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引起了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履薄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威廉·莱斯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现实,从控制自然的观念入手,结合当代现实生态困境,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做出了批判,并侧重从伦理及制度建设来重构一个“较易于生存的社会”。莱斯主张揭示控制自然观念的内在矛盾就必须探究其历史根源的演变,以此,他将目光追溯到古代神话传说、基督教上帝创世说及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发展这三个时期节点,试图从中找寻控制自然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后果。在此基础上,莱斯指出科学技术的运用是控制自然的主要方式,并认为控制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无限欲望,生态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危机形式,控制自然的实质是控制人。进而莱斯提出从伦理制约人的欲望以及重构一种新的社会架构——“易于生存的社会”来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对立状态。本文追寻莱斯的逻辑脚步,着重分析莱斯《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限度》两部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脉络,并认为两部著作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研究是具有连贯性的。莱斯从理清控制自然这一意识形态的历史逻辑出发,揭示控制自然的实质是控制人的观念实质,并对异化的满足、需求及消费进行理性批判,阐明了人与自然关系困境的实质内涵是自然经由少部分人控制人类。最终通过人与自然的伦理反思、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尊重人与自然双方需求的同时,建立一个“较易于生存的社会”以达到解放自然、尊重自然的目的。本文探讨了莱斯理论中对正统马克思主义及法兰克福学派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内容,以及莱斯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之处,同时也对莱斯理论中的不足进行了批判。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威廉·莱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控制自然”或“异化消费”,研究其困境内容及解决思路,主要是一些分散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分层次结合两本著作的理论观点,重点探讨梳理莱斯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综合“解放自然”与“尊重自然”的内在逻辑,最大限度地勾勒威廉·莱斯生态理论中人与自然关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