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hu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下一步的建设目标是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需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共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从管理学和农学视角的成果很多,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利用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实际进行了理论创新,对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第二章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概述。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得出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结合了生产、生活、生态的整体概念,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一步一步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而来的。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农村的发展并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从科学规划、生态优先、生活富足、乡风文明、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系统建设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在推动吉林省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下具有十分迫切的必要性。第三章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分析。在理论与实践中,根据对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等各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查问卷及实地踏查得出,目前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在宏观规划、村容村貌、生活环境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规划、建设主体、经济发展模式、乡村文化建设方面仍有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村民作为建设主体没有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与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政策宣传不足有直接关系。另外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扶持力度不够、乡村文化建设意识薄弱所导致的规划存在同质性、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乡村文化建设缺位等问题也尤为突出。第四章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对策思考。按照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针对当前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尚未解决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从四种角度为吉林省提供解决方法,使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科学规划,提高村民作为建设主体的参与意识,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创新农业发展,注重人文和谐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最后实现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他文献
考虑流量、通行时间、连通性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基于功能完成可靠流量期望值分析,建议了系统抗震可靠度及震后通行能力的评估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估方法.
英语视听说可以选择录音资料、录像资料、原版故事片、DVD、教学光盘、计算机软件、从因特网上下载的节目等作为视听说材料。但是教师选材时要为所选材料开发一个文化主题。
本文主要论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
明代《永乐大典》(卷823)中提出了"空山道人"与"病妇艳装"两种诗歌美学风格,并对此进行了一些论述。这对美学风格的提出,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美学风格的学理思路,不同于西方以《恶之花
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教科书,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所做的师生双边活动。师生双方的活动都要在教学内容的制约下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有一方的行为脱离了教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逐渐的走进了幼儿教育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为现代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教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