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五地土样中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杀虫杀菌活性菌株筛选及鉴定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oogi8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是存在于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内的菌革兰氏阴性菌,属肠杆菌科细菌Enterobacteriaceae,共包含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和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分别与斯氏线虫Steinernematidae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dae共生。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能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在医疗卫生和农业上具有抑菌、杀虫、杀线虫、抗溃疡、抗肿瘤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国内对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从国外引种、保种等工作上,关于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分离鉴定工作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从陕西杨凌、太白、渭南、汉中、楼观台5地采集土样500份,分离其中昆虫病原线虫,筛选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在对共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基础上,确定了其种属分类地位,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对采自陕西杨凌、太白、渭南、汉中、楼观台等5地的500份土样中的线虫系统筛选结果表明,土样线虫含有率为95.6%,研究发现线虫的分布与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土壤肥沃程度、植被、当地寄主及季节等因素有关;分离得到2种昆虫病原线虫;从2种昆虫病原线虫中筛选到2株共生菌,1株为Ⅰ型共生菌,1株为Ⅱ型共生菌,Ⅰ型共生菌为目标菌株,命名为TB。2、对菌株TB的杀虫杀菌生物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1)杀菌活性。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TB菌株发酵液对1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TB菌株发酵液在稀释10倍的条件下,对11种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99.99﹪、99.11﹪和99.99﹪;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TB菌株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有推迟作用。活体实验结果表明TB菌株浓缩5倍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效果达到43.8﹪,治疗效果为30.6﹪。(2)杀虫活性测定表明,TB菌株浓缩5倍发酵液对粘虫和小菜蛾无明显触杀、胃毒活性,但对5龄粘虫具有较强的血腔毒性,在每头注射10μL的剂量下,对5龄粘虫的致死率为90﹪。3、运用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菌株TB进行了鉴定。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可初步推断TB菌株为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细菌;经PCR扩增TB菌株的16SrDNA,测得16SrDNA的全序列长度为1536个碱基,利用
其他文献
黄瓜白粉病是大棚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但目前缺少对其防治优良的药剂,而且药剂剂型大多以乳油和可湿性粉剂为主,对黄瓜品质和环境均有不良影响。本研究通过筛选获得了防治
彩色马蹄莲(Calla lily,Zantedeschia.spp)是世界驰名的切花,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彩色马蹄莲栽培规模不断扩大和从国外大量引种,导致彩色马蹄莲遭受病毒侵
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又称“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sequencing technology),相比之前的室内培养、指纹图谱技术、DGGE克隆测序以及第一代
重金属镉是一种对生物体危害较重的一类环境污染物,关于其对动植物的危害的研究已有很多的研究报道,但关于其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及昆虫对它的抗性研究报道还比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
化学防治是目前控制农业生产中杂草、害虫和病害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然而传统农药剂型存在有机溶剂含量高、粉尘漂移和分散性差等缺点,只有一部分有效成分到达靶标,其余部分
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是北半球小麦生产上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毁灭性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小麦产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大发生,对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近
甘薯茎线虫病是甘薯生产上危险性病害之一,给甘薯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生产中常用化学药剂防治该病,但化学药剂成本高、对人畜剧毒,并且有农药残留。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
本研究应用比较形态学分类方法对中国粒科线虫(Anguinidae)的主要属种(Ditylenchus,Pseudhalenchus,Subanguina)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在中国5省16市县采集土样,共分离到线虫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