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钢的变形协调和断裂特性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nm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相钢因具有连续屈服、成形能力好、工作硬化能力高、抗拉强度高、屈强比低等特点,广泛用于汽车用钢。由于铁素体和马氏体强度差别较大,变形时应力、应变在两相间的分配极为不均匀,这种不协调变形会促使材料内孔洞或裂纹的产生,诱发材料的断裂。因此对双相钢的变形协调行为和断裂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变形协调的规律和断裂起始的原因,有助于双相钢乃至新一代高强钢的优化设计。本文探索了微观尺度应变测量所使用薄膜的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含不同体积分数马氏体的双相钢的应变分配行为以及不同微观形貌的双相钢的断裂特性,另对双相不锈钢的应变分布行为进行了初步探究。首先,探究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应变测量标记物的制备方法,通过电镀和磁控溅射分别得到粒径0.5~1μm的铟颗粒薄膜和20~100nm的铟锡合金颗粒薄膜,可作为微米级和纳米级尺度应变分析的标记物。其次,双相钢在不同变形量下的微观应变分配规律相似,应变分布都很不均匀,且较大变形量时应变分布不均匀性更为显著;而且较小马氏体体积分数的双相钢中,应变在铁素体和马氏体间分配的不均匀性更显著;微区内都可以观察到一些应变集中的变形带,变形带主要分布在铁素体上,尤其在块状马氏体间的较窄铁素体区域出现的概率比较大,在马氏体上或相界面处也有少量应变集中的变形带;决定双相钢内铁素体塑性变形行为的是铁素体晶粒所处的环境,而不是宏观上铁素体晶粒的施密特因子。双相不锈钢的应变分布远比双相钢均匀,没有变形带的产生;变形量增大时,应变分配规律相似,应变不均匀性稍有增加;奥氏体的晶体取向决定其塑性变形行为,应变集中在取向占优的奥氏体及其附近区域。最后,研究了不同微观形貌双相钢的断裂特性。等效应变图反映的应变集中规律,良好地反映了双相钢表面裂纹源的位置。分级淬火得到粗大块状分布的马氏体,临界区退火得到岛状分布的马氏体,前者韧性优于后者。分析认为,由于前者变形时应变分布更不均匀,铁素体内应变更大,部分相界面的孔洞或马氏体上的裂纹向铁素体扩展时,遭遇铁素体内应变较大的塑性区发生钝化,使铁素体以微孔聚集的方式发生韧性断裂,而后者铁素体内的应变不足以钝化裂纹,发生的是解理断裂,所以前者断口韧窝更多,韧性更好。
其他文献
服务采购活动的采购内容弹性大、可变因素多,管理和监督难度较大。本文结合企业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服务类采购合同的评审、签订、执行等主要环节入手,揭示存在的控制风
<正>卵巢癌复发率高,约2/3的患者于初次治疗后2~3年内复发,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盆腔,皮肤转移较少见。目前关于卵巢癌皮肤转移国内外报道均较少,2016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1例
教师文化是教师这一职业群体在精神气质方面的集体性特征。它有四个维度,即权力距离维度、不确定性回避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和男性度与女性度维度。这些文化维度对
在无铅钎料中,Sn-Ag-Cu系钎料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可靠性,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微/纳机电系统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电子器件不断向小型化、轻量化、功能化发展。传统的无铅
随着现代企业对人才培养和吸纳的力度的加大,人才梯度即一个企业应该有多少不同层次的人才的问题被忽略了,企业必颊从工作缋效、人力成本方面对人才使用做梯度选择。
随着森林碳汇交易的发展,我国将发生越来越多的森林碳汇交易。本文研究了美国森林碳汇交易的基本经验,对我国的森林碳汇交易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本文简要讨论了传统聚落及其风土遗产的内涵和保护的学术意义,从地脉构成、环境意象和建筑习俗三个层面上对保护对象进行了价值判断,并提出了保护的途径和所面临的挑战。
意大利建筑师维多里欧·格雷高蒂继上海浦江新镇规划项目为其在中国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之后,其在中国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本文希望简略地梳理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以及在建筑
目的探讨分析SPECT/CT骨显像应用在肿瘤患者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均已行骨显像及骨密度检查的患者,其中男16例,女88例,平均年龄(62.63&#177;13.08)岁。以骨
微信是一种开放式的网络社交媒体,拥有自由交互、原创分享、整合性等特点。大学生作为微信使用的一大主流群体,研究大学生微信采纳及使用的影响因素,不仅对于微信服务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