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自然文学"是在生态整体主义理论思想的观照下,以现代生态美学观念为创作指导、把原生态的自然物象纳为文本主体、具有强烈生态伦理意识的文学书写。作品严厉抨击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无情破坏,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想社会的重建,展现了全新的审美理想,建构了广阔的审美空间。当代中国"大自然文学"由安徽作家刘先平所开拓,近四十年的大自然探险经历、扎实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对自然世界的无限热爱与深沉思索激发刘先平创作了一部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自然文学"作品。作品中所展现的自然万物平等相待,和谐共生,作家把自身放在与天地万物衡等的平台上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能发觉和表现自然本真的灵动美好,小说展现的自然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着无与伦比的自然美。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作品中所描绘的原生自然美景正在不断消逝,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我们人类。随着对自然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刘先平批判人类无知毁坏自然的生态伦理意识在其文本创作过程中愈发强烈,最终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理想确定为"大自然文学"创作的主题。本文力图通过"大自然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逐步明确自然主题在中外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进而对以刘先平为代表的新时期"大自然文学"作出审美解读,以此探讨"大自然文学"的生态美学价值,以期开发更多的精神生态资源。本文共分四章:引言:当代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以及"大自然文学"创作与生态美学思想的渐趋繁荣是论题选择的主要缘由,国内外对相关文学文本的理论研究虽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对"大自然文学"创作进行审美探究具有指导文学创作、宣扬生态文明、洗涤心灵世界等多重现实意义。第一章:"大自然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这一章节梳理了"大自然文学"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上的沉浮起落,主要从混沌期、谐振期、凋落期以及新时期"大自然文学"创作思潮四个历史发展脉络展开论述,探讨这种变化对当代中国"大自然文学"创作的启示,以史为基础,史论结合。第二章: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审美解读。自然中美的现象极多,却各不相同。"大自然文学"将自然万象纳入作品之中,自然成为作品的主体,自然审美和人文审美相互融合,彰显了自然的审美品格,成就了非凡的艺术作品。以中国当代"大自然文学"代表作家刘先平的创作为例,作品对自然美的文学书写大致分为三类:精彩纷呈的生物世界、姿态各异的奇山秀水以及千变万化的气象大观。这里的自然书写不仅是一种欣赏,而且是一种感悟,它与其他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中蕴藏深刻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索。第三章:"大自然文学"的生态美学价值。本章结合一项对"大自然文学"阅读状况的问卷调查,从"大自然文学"生态美学价值的层面论述了"大自然文学"创作与传播的重要性,主要论述了"大自然文学"生态美学价值的两个方面:精神治疗和诗意感化,从树立生态道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个维度探讨了 "大自然文学"的生态美学价值。结语:总结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和美学价值,强调"和谐"思想的重要性,对"大自然文学"未来的创作与研究展开了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