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关节炎关(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可反复发作,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最终引起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是造成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种之一。而活动期是本病炎症急性发作,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积极控制病情急性发作,对该病预后和转归有重要意义。祖国医学对本病治疗有丰富经验,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中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活动期RA中医证候规律以及证候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的针对性和临床疗效。1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部分,从中西医学角度系统总结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总结概述了古代及近现代中医学各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病名、病因病机、因理演变、辨证分型,并对治疗及其它治疗方法作了系统分析归纳。西医综述部分全面阐述了西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流行病学、病因研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新近展。2临床研究目的:探讨活动期RA中医证候规律以及证候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中医治疗的针对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活动期RA患者的诊疗过程,设计调查表,采集调查对象性别、年龄、病程、入院记录中医四诊信息及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数据,参照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进行辨证,得出证候结论。同时对炎性指标与活动期RA的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证候分布上,湿热痹阻、寒热错杂最多,共占70%,气血亏虚最少,占1.3%。性别和年龄在各证型中分布无差异。病程在各证型中分布有统计学意义,湿热痹阻证、寒热错杂证较其他证型病程最短。炎性指标CRP、ESR、PLT在各证型中分布无显著差异。均值比较发现,湿热痹阻、寒热错杂证均值最大。RF、抗CCP抗体在各证型中分布无差异;在关节炎体征上,各证型均可见关节肿痛、晨僵,湿热痹阻证还可见关节红肿、触热,寒热错杂可见关节触热或自觉发热外,还可见关节处畏寒。舌脉分析,湿热痹阻证舌红,苔黄腻多见,以脉滑数多见,弦数次之;寒热错杂除舌红外,还可见舌质暗红,舌苔以黄白相兼、脉弦细最常见。痰瘀互阻证舌暗红,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及沉细多见。结论:1、RA活动期最常见的基本证型是湿热痹阻证及寒热错杂证,常兼夹瘀血;2、湿热痹阻证、寒热错杂证与RA炎性指标明显升高最相关;3、RA活动期各证型均可见到关节肿痛、晨僵,此外湿热痹证可见关节处红肿,触热。舌脉常见舌红,苔黄腻多见,以脉滑数多见。寒热错杂证可见关节触热或自觉发热外,还可见关节处畏寒。舌脉常见舌红、舌暗红,舌苔以黄白相兼、脉弦细最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