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跨海大桥船舶通航风险研究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656lk55lk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泉州湾跨海大桥”始建于2010年8月,于2015年5月12日正式建成通车。此项工程,直接缩短了泉港、惠安至石狮的距离,是泉州环城高速公路的重要一环,对加强泉州市各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泉州海湾型城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泉州湾区域有港区“后渚港”、“石湖港”及“晋江内港”,其中后渚港、晋江内港位于泉州湾跨跨海大桥的内侧水域,即船舶挂靠后渚港、晋江内港,必须通航泉州湾跨海大桥通航孔。后渚港航道原本不宽裕,万吨级船舶必须乘潮进后渚港,跨海大桥工程的设立,加大了船舶通航的风险度。船舶撞桥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较大,在此背景下,对泉州湾跨海大桥船舶通航风险进行评估与控制的研究不仅有其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本研究借鉴工程学中的综合安全评价体系(Formal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ology,FSA)方法,首先,以“人、机、环境、管理”(Man,Machine,Environment,Management,MMEM)模式为出发点,采用头脑风暴法,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确立了船舶通航泉州湾跨海大桥主通航孔的互相独立的风险指标,并由这些风险指标为总框架构建其子风险指标。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计算,得出各个子风险指标的权重系数。再者,借鉴国内外船舶通航风险评价方法,并综合应用模糊数学等方法建立各风险子标的评价体系,从而构建出船舶通航大桥主通航孔风险评判数学模型,此数学模型能计算出各种环境下船舶通航通航孔所遇到的风险等级。最后,根据船舶航行实例验证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可信度,并对船舶通航泉州湾跨海大桥主通航孔的风险进行总结、给出安全通航建议。
其他文献
当下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重塑着博物馆形态与观众的参观行为,推动博物馆陈列从单感官到多感官的特征转变,并激发新的审美体验。通过梅洛·庞蒂的身体美学思想来反思身体在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空间的意义,并结合鲍德里亚的观点来审视当代视觉艺术视域下数字艺术与博物馆陈列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从沉浸维度分析艺术品与观众在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空间的关联。
电子商务是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各地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该文件的出台,为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同时,也对中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重点研究了福安市特色农产品——葡萄的电子商务。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和比较分析法,综述国内外特色农产品电子商
壶盖是茶壶造型整体的组成部分,在茶壶的设计时,必须根据具体需求,采取相应的形式和结构,来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但在设计中设计者常常会忽略了盖子的造型处理,或者是由于没能掌握盖子的多种形式结构,只能根据自己所熟悉的造型样式去设计。本文主要对茶壶盖子的功能及其基本形式和结构进行了介绍,让读者对壶盖的结构更加具体的了解。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涎
期刊
ECDIS培训是STCW公约规定的必修培训课程。通过ECDIS模拟器培训可以提高船舶驾驶人员的ECDIS操作能力。传统的实操教学方法存在多种问题和不足。本文研究通过对现有ECDIS模拟器进行改造,开发基于MTI-E2000 ECDIS模拟器的实操教学互动系统。利用TCP网络通信技术、my SQL数据库、Tiger VNC等技术,对原模拟器的功能进行完善,对UI进行重新设计。增加屏幕互联、学生管理和
本论文开展了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产自南美)养殖试验,通过应用课题组自主研制的循环水养殖系统,重点在水处理系统中应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技术和O3/UV组合单元技术,达到了提高循环水水处理效率、改善养殖水质及有效防控养殖病害的目的,提高了循环水大黄鱼、美洲鳗鲡的养殖成活率和养殖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循环水规模养
数字化是非遗展示设计中的重要趋势和新兴手段。当前,在展示设计实践中,数字化虽仍存在未能统一标准化和各种形式差异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但未来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文章阐述了数字化非遗文化展示设计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非遗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趋势,辨析了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的技术媒介创新和形式创新的发展路径。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性杀虫剂,因具有高效、低毒和触杀作用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作物保护、动物健康和环境方面。但这类农药有蓄积性,对哺乳动物和水生生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目前,对这类农药的检测样品多集中在果蔬、茶叶和水体,且常用的检测方法是气相色谱法。因此,加强动物性食品中拟除虫菊酯的检测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针对高蛋白、高脂肪含量的动物性食品样品特点,开展了动物性食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