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越加注重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之间的平衡,加大履行社会责任的投入成为每个企业发展的趋势。2006年,深交所推出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自此,企业开始主动公布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通过市场传导机制能否显著提高超额收益率,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有效市场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为支撑,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制度背景和财务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利用2009—2015年间沪深两市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对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反应。事件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对企业公布社会责任报告反映积极,在三日、七日和十日的窗口期,产生的显著超额收益分别为1.968%、4.697%和6.933%。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与去年企业社会责任得分比较,当年得分上升的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多元回归的结果显示,是否遵循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框架是影响超额收益的重要因素。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应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规范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