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承载了巨大的压力。粗放式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重工业区、能源基地,煤炭资源的开采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地表沉陷、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枯竭、粉尘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国务院发布的《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近年来,煤炭企业对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动辄上亿。加强对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活动的监督与检查,并对企业环境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显得越发重要,而环境绩效审计正是这样的一种管理工具。2011年审计署发布的“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在资源环境审计中要加强对矿产等重要资源的审计,发挥审计在资源管理以及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实际审计工作中,没有完整可行的审计评价体系成为制约煤炭企业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拟设计煤炭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以期推动实践中煤炭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开展。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检索分析,评述了当前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支撑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不经济理论、受托环境责任理论、系统论与绩效审计的3E理论进行了概述,并且对环境绩效审计与相关环境管理工具的异同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境绩效审计的内涵,以及煤炭企业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制约当前煤炭企业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实践的因素之一就在于缺乏相关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因此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推动实践中煤炭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构建煤炭企业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时,本文引入了战略目标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本身也是一种绩效评价工具,它克服了传统绩效评价中偏重财务绩效评价并且忽视企业长期发展能力的评价弊端,从四个层面对企业管理活动的绩效作出综合评判。因此本文把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放在战略高度,构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煤炭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指数模型来确定相关指标的得分值,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对环境绩效评价综合值的权重,计算得出煤炭企业环境管理绩效的总分值,从而对煤炭企业的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