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百年小学的文化变迁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g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通常是指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即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学校从诞生之日起,就天然地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仅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实现,不可置疑,学校承担了这一角色,它是实施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主要场所。在社会转型急剧加快的当前,文化变迁赋予了学校文化新的使命,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文化变迁的动态发展历程,充分认识学校文化在其发展变迁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有助于学校教育向着更规范、更健康、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环峰小学是中国成千上万所学校中的一个,它有着近一百零五年的变迁史,这所小学百余年的文化变迁历史地见证了中国同时期文化发展的痕迹。某种意义上说,百余年学校文化变迁的历史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基本进程的一个缩影。环峰小学历经了中国百余年文化变迁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进程,学校文化的软约束性、无形性、累积性、稳定性得到了良好的继承和发扬;在这所学校的实践活动中,学校文化也展现出导向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纵观其历史,影响环峰小学文化变迁的因素多种多样,从宏观上来讲,既有其民族文化因素,又有其制度文化因素和外来文化因素;从微观上来讲,有其自身传统文化因素。在当下学校文化变迁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诸如学校文化设施的薄弱、德育文化的弱化、价值观建设的不足等。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更新、外来文化的移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变迁呈现出新的特点,这给学校文化建设既提出了新的挑战,又赋予了新的使命。学校文化建设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学校一项长期的、深层次的、高品位的建设工作。要建设一流学校就需要发展良好的学校文化,学校发展必然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相连,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载体,是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保证,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显然,只有务实学校师生文化建设,加强学校文化价值观建设,夯实学校德育文化建设,创新学校管理文化建设,重视学校组织文化建设,才能实现学校文化变迁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育的长远发展。  
其他文献
学位
今年我接受了一个一年级新班,共60人。从高段教学突然降到一年级,这个落差可真不小。再加上六十个小孩年龄参差不齐(五岁到七岁),有上过学前班的,有没上过学前班的,基础知识
期刊
明清徽州基层民间调解在古徽州具体历史条件中孕育,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其在中国古代调解制度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同时又带有较为浓厚的“徽州色彩”。
国际商事仲裁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尤其是有关“国际”“商事”“裁决”的划分标准,立法及实践做法各异。在综合分析几种主要观点基础上,本文以复合标准认定仲裁裁决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