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TCPP/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在可见光诱导下的应用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TiO2因具有独特的光催化氧化能力、较强的光催化效率、稳定的化学性质以及低廉的成本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生物医学、环境工程等很多方面,但是目前纳米TiO2用于研究光诱导电子转移还较少,同时由于纳米TiO2表面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较高,其光催化的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致力于合成一种优良的TiO2-卟啉纳米复合物来降低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并对其光电转换行为加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合成了新型纳米材料TiO2/CoTCPP(5,10,15,20-四(4-羧基苯基)钴卟啉功能化的TiO2),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热分析(TGA)、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物相与晶粒尺寸的分析(XRD)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考察了材料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电转化性能。2.将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和光电化学技术相结合研究了光诱导下TiO2/CoTCPP纳米膜异相电子转移。通过搭建一种新型模型SECM-可见光源联用仪来研究光对电子转移的影响,从而真实的模拟了光电转换以及光合作用中的电子转移。3.将复合材料应用于光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利用氢醌(HQ)作为一种模式,在低电位下构建了一种敏感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光电流强度在HQ的浓度为0.01mmol/L和0.75mmol/L范围内变化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6 mmol/L (3S/N)。这种方法具有低的偏压电势、快速的光电响应、宽的线性范围、良好的重现性和重复利用特点。4.构建高度有序的单分子膜(纳米金-卟啉化合物修饰导电玻璃(ITO)作基底电极)体系并应用于化学修饰电极研究电子转移过程,为我们从新的角度研究界面电子转移现象及其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基于此,在光诱导条件下,以卟啉化合物与苯醌作为配对物质,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其在模拟生物膜界面(固/液)上的光电转换行为和电子转移过程。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金属掺杂聚L-酪氨酸修饰电极的制备,并研究了肾上腺素(EP)、多巴胺(DA)、尿酸(UA)和抗坏血酸(A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分别和同时测定多巴胺、肾上腺素、抗
绿色有机合成化学,即发展环境友好的有机合成方法,是当前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其中用清洁环保型反应介质替代传统的有机溶剂是绿色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低分子量的液态聚乙二醇(PEG)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有机反应溶剂正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PEG具有无毒、生物可降解、不挥发、不易燃、热稳定性好、廉价易得、易于回收和循环使用等优点。此外,PEG可以溶解众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金属配合物。因此,PEG作为有
有机锡化合物结构的多样化及超分子结构的深入研究,为有机锡化合物的发展及在工业、农业、医药等多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在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工业消费的进步,环境污染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环境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一旦进入人体内,将对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产生明显的影响。邻苯二甲酸酯类可致畸、致癌,对
微纳器件由于尺寸的缩小,性能相应提高,器件的制造成本也得到降低,因此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微纳器件领域,单壁碳纳米管和聚3-己基噻吩(P3HT)器件由于其优异的电学性能成为了构筑
盘点2015年青偶剧时,出现了古装青偶剧(简称古偶剧)一边倾斜的态势,古偶剧似乎正在大规模变异。因为受到配额与档期的限制,古偶剧出口不大,如果沿着发行、回收的模式走下去,路只会越来越窄。  盘点2015年青偶剧时,出现了古装青偶剧(简称古偶剧)一边倾斜的态势,古偶剧似乎正在大规模变异。因为受到配额与档期的限制,古偶剧出口不大,如果沿着发行、回收的模式走下去,路只会越来越窄。在大家越来越注重IP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