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整治中农民参与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hu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是其必由之路,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到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每年将有1600多万人因进城落户而需要提供建设用地保障,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需求达到3200多万亩,土地征用、土地流转、房屋拆迁等问题不断涌现,土地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凸显,这一系列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我们亟需加大对土地整治的规划管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参与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重要责任,积极构建以农民参与为途径的土地整治治理模式,是对土地整治治理实践的重要制度创新,更是实现民主政治的现实路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公众政治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高质量的土地整治呼声日益高涨,无不对当前的土地整治治理工作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难题。土地整治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综合工程,仅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实现治理目标和预期效果,因此作为与土地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农民有必要积极参与进来,与政府及相关部门一起共同致力于土地整治。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结合当前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管理、公众参与”为格局的治理新基调,提出农民参与土地整治这一新的治理模式命题。以山东省N县为研究案例,通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探讨了土地整治中农民参与的现状,并对其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公众参与土地整治的成功经验,反思并探讨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有效提高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积极性。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首先阐明我国进行土地整治的迫切要求,指出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研究意义,就公众参与土地整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其次从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出发,对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土地整治、公众参与和农民参与等内容进行了界定,并以参与治理理论和公众参与相关理论作为其理论支撑。再次,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必要性、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影响因素,为下文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基础。然后结合N县当前新型城镇化及土地整治的状况,运用个案访谈与问卷调查方法,结合汇总的图表数据对新型城镇化中农民的参与情况进行了了解,针对N县农民参与土地整治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做出客观的分析。在客观分析N县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问题的基础上,从提高农民的参与能力、增强农民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民参与渠道、搭建农民参与平台,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与对策。最后对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情况作出总结与展望。
其他文献
土地整治指的是在某一特定的范围内,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依据,采取各种方法综合整治所有相关事项,包括农田、水利、交通、绿化等,同时对土地的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及对土地的
以典型压电陶瓷堆叠执行器为研究对象,对纯电力加载作用下压电陶瓷的内环迟滞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实验采用Sawyer-Tower方法获得了执行器的极化强度,利用高精度电容式
在低压电器试验中,由于外界的干扰,试验参数如试验电压、电流经常偏离预设值,从而对试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一种在传统的模糊控制基础上,通过在线调整输出比例因子
单板U型场地滑雪技术包含较多关键技术动作,教练员只有掌握了关键技术动作与训练的要领才能预防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出现运动性损伤,保证运动员的安全与较快地掌握关键技术
为解决超声电机驱动轨迹及微行程纳米定位的可控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压电陶瓷驱动的调节机构,将双压电陶瓷驱动与超声电机驱动轨迹及微行程纳米定位控制关联起来,并利用ANS
文章分析了电磁干扰对微处理器的影响,并找出了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