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是其必由之路,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到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每年将有1600多万人因进城落户而需要提供建设用地保障,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需求达到3200多万亩,土地征用、土地流转、房屋拆迁等问题不断涌现,土地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凸显,这一系列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我们亟需加大对土地整治的规划管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参与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重要责任,积极构建以农民参与为途径的土地整治治理模式,是对土地整治治理实践的重要制度创新,更是实现民主政治的现实路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公众政治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高质量的土地整治呼声日益高涨,无不对当前的土地整治治理工作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难题。土地整治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综合工程,仅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实现治理目标和预期效果,因此作为与土地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农民有必要积极参与进来,与政府及相关部门一起共同致力于土地整治。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结合当前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管理、公众参与”为格局的治理新基调,提出农民参与土地整治这一新的治理模式命题。以山东省N县为研究案例,通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探讨了土地整治中农民参与的现状,并对其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公众参与土地整治的成功经验,反思并探讨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有效提高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积极性。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首先阐明我国进行土地整治的迫切要求,指出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研究意义,就公众参与土地整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其次从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出发,对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土地整治、公众参与和农民参与等内容进行了界定,并以参与治理理论和公众参与相关理论作为其理论支撑。再次,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必要性、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影响因素,为下文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基础。然后结合N县当前新型城镇化及土地整治的状况,运用个案访谈与问卷调查方法,结合汇总的图表数据对新型城镇化中农民的参与情况进行了了解,针对N县农民参与土地整治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做出客观的分析。在客观分析N县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问题的基础上,从提高农民的参与能力、增强农民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民参与渠道、搭建农民参与平台,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与对策。最后对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情况作出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