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构建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tmlb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第十八届第四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四中全会)围绕的核心议程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在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大背景下,依法推进法制改革,促进法制建设,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不懈奋斗,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断前进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这一系列的要求都为纠正司法中的错误,防范司法中的不正当行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的研究也将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贡献一份力量。对于近年来频频被曝出的冤假错案,中央政法委在2013年出台了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严格要求司法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对所经手办理的案件质量终身负责,根据指导意见中指出的冤假错案的责任追究机制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为依据,对于我国日益暴露的刑事错案问题,研究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问题的可行性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促进法制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对刑事错案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刑事错案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刑事错案造成的深远影响;对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的含义及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与错案责任追究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构建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奠定基础。其次,对于构建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构建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律法规原则的具体体现;以错案责任追究制为基础,构建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便具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我国自古以来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构建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提供了理念基础。再次,对当前构建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面临的困境予以分析,以便能够更好的为建设社主义法治国家做出贡献。实行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可能会使司法人员的积极性降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违司法规律,不利于司法作用的有效发挥。最后,提出对于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构建的具体设想,包括实行该制度要达到的要求、承担责任形式、实行的程序,另外对与构建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相关联的法律法规的规范、案件信息制度、司法人员办案方式改革等都做了阐述。每一项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这就需要进一步的配套机制建设,也要在改革中不断的变革。为构建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文中也借鉴了美国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改革的经验。建设高素质的立法队伍、执法队伍、司法队伍,提高司法人员专业素养和法律理念,注重保护人权,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是司法改革道路上需要建设完成的任务。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的构建和实施,能够为司法建设守好法律底线。“正义可以迟到,但是不能缺席。”这是对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存在的最大肯定,也是实行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的意义所在。每一个刑事案件都是对当事人自由或生命的判定,一旦出错将会对当事人的一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实行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司法办案人员的警觉性,对刑事案件的责任心,从而减少和避免刑事错案的频繁发生,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犯。因此,本文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司法实践的经验,并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和实践操作,阐述构建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的现实可能性,以构建完善的刑事错案终身追究制为目标,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法治发展道路,为保障公民人身和民主权利做出不懈的努力,为保障人权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日益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分配制度十分必要。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分配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事故各方之间主次责任的分配问题;其二是在事故各方间的主次责任得到分配后,负有赔偿责任的一方内部如何消化、分担赔偿责任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现行规定在这两个方面均有一定不足之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及世界其它地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分配制
学位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立体式多元化的艺术。传统的观点认为语文只是文字的组合,因而只需要解释文字,感悟内涵即可。教师也只凭着一支粉笔、几幅图画就能立足于三尺讲台。但随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