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燃机配气机构的正常运行决定了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在内燃机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活塞与气门发生碰撞的现象,因此,深入研究其碰撞机理是十分重要的。针对某265型柴油机配气机构中活塞与气门发生碰撞问题,全文以曲轴轴心为坐标原点,首先采用CREO3.0软件建立配气机构三维参数化模型,并进行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获得了活塞与气门的运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活塞的最大位移为999.96mm,最大速度为2670.84mm/s,气门的最大位移为1020.47mm,最大速度为303.58mm/s。当凸轮顺时针旋转48.39至129.16度时,活塞与气门可能发生相遇碰撞或追击碰撞。将CREO3.0软件建立配气机构三维参数化模型导入到ADAMS、HYPERMESH和ANSYS软件中,进行配气机构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到了配气机构中活塞与气门的运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相遇碰撞时,活塞最大位移为997.90mm,最大速度为2715.90mm/s,最大加速度为3718.37m/s2,气门最大位移为1019.20mm,最大速度为361.40mm/s,最大加速度为295.83m/s2;追击碰撞时,活塞最大位移为997.90mm,最大速度为2718.40mm/s,最大加速度为2850.87m/s2,气门最大位移为1019.20mm,最大速度为423.90mm/s,最大加速度为393.04m/s2;活塞与气门间的最大碰撞力为7063.20N,气门所受到的最大碰撞应力为43.68MPa,由于碰撞应力小于气门材料的屈服极限,所以气门发生弹性变形。两种分析方法比较,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分析优于多刚体动力学分析,气门与活塞发生碰撞的原因包括凸轮的相位误差,凸轮轴和随动滚轮的磨损和加工缺陷,以及齿轮的装配误差、连接螺栓松动和轴承、衬套配合间隙误差等。本文研究结果对内燃机的设计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配气机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相关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