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w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婚生子女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不仅是现代亲子关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人权理论研究不能忽视的重要对象之一。非婚生子女在历史上曾遭受过社会歧视和迫害。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非婚生子女的利益和权利。世界各国现在普遍坚持“子女最大利益原则”,并设置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切实保障非婚生子女的权利。我国的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不可否认,我们在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方面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以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为研究对象,揭示他们的现实状况以及阐释保障非婚生子女权益的法律价值,剖析现有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方式,并对如何完善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我国非婚生子女的现实状况。首先,阐释“非婚生子女”定义的三种学说。其次,揭示非婚生子女面临的现实问题:入户难、上学难、抚养权受损以及心理状况欠佳等。第二部分论证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必要性。文章分别从生育权角度、平等价值以及正义价值三个角度论证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必要性,肯定保护非婚生子女合法权益是一种重视个体权利、顺应人权理论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第三部分梳理并分析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困境。在指出进步和成绩的同时,着重从立法方面、行政方面以及司法方面分析我国现有保护方式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第四部分探究完善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路径。第一,立法方面:落实权利观念,完善法律内容,规范法律体系。第二,行政方面:改革户口登记制度和深化教育服务。第三,司法方面:重视非婚生子女表达意见的权利,通过降低诉讼费用和加大保护力度的方式实现司法效益。结语部分梳理文章总体思路,并简要评价保障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的意义。非婚生子女因出生身份、心理状态、教育以及户籍等因素,生存权和发展权严重受损。本文从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的现实状况出发,并以生育权、平等价值和正义价值对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给予必要性论证。我们应当不断优化立法、行政和司法制度,努力改变目前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缺失的尴尬现状,使保护非婚生子女权利成为一项法律实践。
其他文献
实行"农民议贷"制度就是将央行监管、行业管理与外部农民直接监督有机结合起来.选举农民代表成立议贷组织,对信用社贷款行为进行公开监督,并将信用社贷款的有关规定,办理贷款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也是最特殊的一个符号系统。它不仅具有异常复杂的结构和数量众多的符号,而且具有无限的语义能力,能够传递关于世界的信息。符号学为语言学提供了系统化的思维方式、丰富的概念工具和有效的分析方法。随着语言学家不断丰富发展语言符号学思想,从符号的角度看待语言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语言观。这对于认识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把握语言符号的聚合和组合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自然语言中能指和所指
我国的银行业是从大一统分化成现在的多元化的银行体系,在这演变过程中,银行曾经肩负部分政府职能,过去的信贷风险管理方式曾令它们不得不承担自身不愿意承担的风险,或令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