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因为第三方评估客观、公正、独立的特点,被频繁引入到地方立法中来,在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立法阶段的不同,第三方评估的介入也分为立法前、立法中和立法后三种,其中,对于立法前第三方评估和立法后第三方评估尤其是立法后第三方评估学界已有相对成熟的研究,在实践中也被广泛的应用,而立法过程中第三方评估的引入无论是学界还是实践当中涉及的却是少之又少。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地方立法过程中的第三方评估,立法中第三方评估对于我国地方立法的科学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利益逐渐分化,社会分层和利益群体日益复杂,各利益主体通过参与地方立法的方式积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法律的保护。为了避免利益法制化,有效引入第三方对地方立法争议事项进行评估,由相对独立于地方立法制定与执行的公共部门之外的第三方,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对地方立法过程中出现的立法争议事项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客观、公正地分析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立法的重要决策参考资料,从而使立法达到公正为民的效果。地方立法争议事项第三方评估机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对于完善地方立法,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加以阐述:第一部分是导论,交代了论题的缘起、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述评。第二部分是对地方立法争议事项第三方评估的概述。其中对地方立法争议事项第三方评估的概念与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进行地方立法争议事项第三方评估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第三部分,对地方立法争议事项的范畴、类型和选择标准进行研究,保证评估对象的可评估性,从而解决争议,完善立法。第四部分,对地方立法争议事项第三方评估的主体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国外和国内的第三方评估主体进行考察总结提出这里的第三方评估主体和评估模式。第五部分,通过对第三方评估活动的实施程序、实施标准和评估方法的确定指出了地方立法争议事项第三方评估的具体实施情况。第六部分,论述了评估结果的形成和回应,通过监督来保证评估结果得到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