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偏离下的企业绩效——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f_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终极控制权的存在与上市公司许多不规范问题密切相关。终极控制权的概念是由LaPorta提出,在分析股权结构时,他强调不能简单的将第一大股东作为控股股东,而是应该追溯层层股权结构链条找到企业的终极控制股东。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一旦发生偏离,终极控制股东就能用较少的现金流获得较大的控制权,偏离了“一股一票”的原则。因此,终极控制股东容易利用其控制地位获取额外控制权私人收益,进而侵害到中小股东利益,影响公司绩效。   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两权偏离度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存在最终控制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其终极控制权和企业业绩呈现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终极控制权越低,企业绩效越好;制造业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偏离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较,前者的两权偏离度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后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研究结果从上市公司监管和中小股东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鉴赏古诗歌呢?本文从教与学的要求出发,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以近几年高考出现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为例,浅析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题;解题方法;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109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鉴赏其形象、语言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内外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使制造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全球经济正在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即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