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采购中货运外包的合作对策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流“大外包”是当今企业经营战略的主流,当人们纷纷热衷于物流“大外包”理论和模式的研究时,往往容易忽略对物流“小外包”的研究。物流“大外包”指外包供应链中整个物流环节。物流“小外包”则仅外包物流体系中的一部分,例如仓储、货运等环节。相对物流“大外包”而言,物流“小外包”的形式却更多地为各企业接受和使用。特别是对于跨国采购的企业而言,货运外包基本成了必要的形式。货运外包合作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整个采购供应量的输出。因此,本文旨在致力于货运外包合作对策的研究,以求从更系统的角度达到合作关系的优化。 本文在分析跨国采购中货运外包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将合作对策的研究模型分为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为合作的选择。第二大板块为合同的建立与管理。第三大板块为绩效评估。第一和第二板块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绩效评估作为后续的研究方向。 第一板块围绕着货运外包需求分析、货运外包合作方式选择、货运外包商资格审核、货运外包成本核算和货运外包商选择的研究思路进行论述。货运外包的需求分析从供应系统和运输特征两方面展开。在合作方式问题的探讨上,笔者结合了科斯的交易成本的理论与货运特征的实际,通过交易中资产的专用性、频率、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间的关系四大尺度的分析来选择合适的交易方式。对于外包商资格的审核,以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三大原则为指导,在明确具体审核内容的基础上,设置综合评分体系,并运用加权平均法的加法规则做最优求解。合作成本问题是选择合作伙伴的关键。成本的预算是决策的基础。本文将货运成本的预算与作业的成本分析法(ABC法)相结合。首先通过一般弹性预算法的描述和应用,然后再引出作业分析法的优势,并根据作业分析法的理论和步骤进行费用的预算。在分别计算了外包商的综合指标分值和成本消耗的基础上,通过理想系数法选择两者结合最优的外包商。基于作业的成本预算与理想系数法的应用是本文研究的核心。 在第二大板块合同的建立与管理的研究中,本文从合同条款的建立以及合同执行的控制两个阶段进行论述。合同条款是明确双方合作关系的直接依据。本文以标准化的货运外包为例,先后阐明了一份完整的标准化合同所应具备的各个条款细则,并突出了费用和报酬条款对整个合作关系的吸引力。合同关系的维护依赖于合同执行的过程管理。过程管理的力度影响双方合作关系的牢度,本文在明确合同履行的原则性问题上,有选择性的对过程控制和应变机制两个环节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最后,本人结合了在玛斯特锁公司三年的工作经验,根据本文所论证的观点对玛斯特锁公司在跨国采购中货运外包的状况和决策进行案例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聚焦于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布局的影响,目的在于揭示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布局作用的内在机理,并提出环境规制和制造业产业布局优化的对策,为实现环境与制造业协调
供应链是由多个节点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联盟,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表现如何和贡献大小都对供应链运行绩效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对供应链企业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本论文从评价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出发,提出了基于DEA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给出了输入、输出的选取标准和判断准则。为避免测度误差、信息不完全等非精确因素的影响,进而建立了供应链的模糊评价模型并提出了结合循环神经网络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