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也是我国宗教形态最多的省份,民族和宗教交织在一起使民族宗教具有十分鲜明的特殊性。中缅边境跨境民族有着同样的种族根源却跨境而居属于两个国籍,这种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结合使得中缅跨境民族的宗教具有复杂特殊性。宗教无小事,加上民族问题就是大事,如果民族宗教与边境问题交织在一起更成为大事中的大事,宗教的普遍性和我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决定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一宗教政策的必要。本文以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民族为背景,运营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好逻辑分析法等对中缅边境跨境民族地区宗教事务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本文将中缅边境地区和跨境民族和宗教事务管理三点结合,分析了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用详细的实地调研为基础,系统考察了云南边境地区跨境民族宗教的发展现状,研究边境地区跨境民族的宗教管理治理创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信仰现状方面:中缅边境各地信教人口逐年上升,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宗教教职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跨境民族宗教境外活动频繁,与境外同一信仰人群联系紧密。我国宗教管理体制为层级制,云南省级至县级都设有宗教管理部门。主要工作为管理宗教活动和宗教场所,防止违法违规宗教事件产生。宗教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基层管理空心化,县级以下配置失衡;管理边界不清,难以掌握工作重点;工作能力不足,对宗教活动和场所管理不到位;管理手段滞后,对宗教渗透反应慢,应对乏力。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历史、地域、文化等不可控制的碎片化因素,导致管理上碎片化严重的主要因素为体制原因。传统的层级制管理体系使得资源配置失衡,上重下轻,基层管理条件得不到满足,造成管理碎片化严重。应对策略:从整体性理论出发,运用整体性理论解决权责碎片化、职能碎片化、协作碎片化等问题,进行宗教管理体制创新,提升管理能力,更新管理手段,转变行政管理为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