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⑴评估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出院后家庭康复患者家庭功能和健康行为的现状。⑵通过采取延续性健康教育的方法对出院回家康复的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和主要照顾者进行短期健康教育,评价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评价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患者家庭功能和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居家健康教育方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对20名出院患者和其家属的家庭功能及患者健康行为进行预调查,确定干预方法、干预手册和评估工具后,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的符合标准的78例出院回家康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后按出院时间分为干预组(n=39)和等待对照组(n=39),等待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性出院指导,干预组除了和等待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性出院指导外,给予患者和主要照顾者延续性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自我护理训练、心理干预、家庭功能指导、健康行为指导等。由一名受过培训的专职护士在患者出院前详细记录所有患者人口社会学资料问卷、患者病例报告表(部分),注意确保家庭地址及联系方式信息无误;出院后1月填写患者主要照顾者和家庭资料问卷;患者出院后由专职护士对干预组的患者和主要照顾者进行一对一的干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修改后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Ⅱ》(HPLPⅡ)问卷,测量2组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水平及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分析干预效果。 结果:①在78例研究对象中,平均年龄(47.12±10.9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收入、主要照顾者年龄、主要照顾者文化、家庭人均月收入、脊髓损伤部位、脊髓损伤原因、脊髓损伤程度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干预前家庭功能FAD量表条目均分为(2.20±0.26)分,即家庭功能处于中等水平。各分量表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情感反应、问题解决、沟通、角色功能、情感介入、总的功能、行为控制。③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干预前健康行为水平,即修改后HPLPⅡ问卷条目均分为(2.25±0.39)分,即健康行为频率界于“有时”与“经常”之间。各个分量表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康复训练、营养、人际关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自我实现。④干预前(即患者刚刚出院时),干预组和等待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结束时,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后2个月、3个月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大于等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干预前,干预组和等待对照组的患者家庭功能得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和等待对照组的患者家庭功能得分分别为(2.03±0.23)分和(2.17±0.26)分,得分越低说明家庭功能水平越高,干预组得分低于等待对照组,所以干预组的患者家庭功能水平高于等待对照组(P<0.05)。⑥干预前,干预组和等待对照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得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和等待对照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得分分别为(2.48±0.38)分和(2.24±0.34)分,干预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得分高于等待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和主要照顾者实施出院后的延续性家庭健康教育,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家庭支持功能,引导患者的健康行为,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