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拮抗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性初步分析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生产上最重要的农业病害之一,每年造成我国约65-130亿元的经济损失。通过筛选和鉴定对致病疫霉有拮抗作用的菌种资源来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这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地丝菌属真菌Geomyces sp.WZJ是本实验室在培养马铃薯晚疫病菌时偶然发现并分离得到的。通过对峙实验检测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不同菌株的抑制效率,结果发现该菌株对本实验室保存的13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抑制效率在64.4%-78.5%之间。检测其抑菌谱发现,该菌株对辣椒疫霉(P. capsici)、大豆疫霉(P. sojae)和烟草黑胫病菌(P. nicotianae)等卵菌病原也具有良好的拮抗效果,抑制率分别达到68.4%、58.5%、58.7%,而对其它真菌病害抑制效率较差,说明该菌株对疫霉属病原菌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拮抗作用。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将该菌株鉴定为地丝菌属真菌并命名为Geomyces sp.WZJ。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株在RA、PDA、PSA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在查氏培养基(Czapek)不能正常生长,菌落直径最小。在PSA培养基产生孢子较多,菌丝生长最快,最适合其生长;该菌株在4-25℃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18℃,适于低温生长;对pH要求不严格,在pH 5-12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为6。对该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得到发酵上清液,检测发现,发酵上清液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而菌丝体提取物基本无抑菌活性,说明抑菌物质被分泌到胞外起作用。通过生长速率法检测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效率,结果显示,发酵5d的发酵上清液与黑麦培养基体积比为1:25时,抑菌效率为35.6%;发酵10d的发酵上清液与黑麦培养基体积比为I:25时,抑菌效率为93.6%,说明在一定培养时间范围内,随着发酵天数的增高,抑菌物质逐渐增多。测定发酵16d的发酵上清液的“ICso”,结果发现,将发酵上清液稀释176倍时,该上清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效率为50%。通过追踪抑菌活性,检测发酵上清液中抑菌物质的基本属性,该抑菌物质具有水溶性,且耐高温。发酵上清液中脂肪类物质和多糖类物质均没有抑菌活性,说明发酵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不属于脂肪或多糖类物质。试验测试了发酵上清液在离体叶片上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菌丝生长量发现,对照组(喷洒空白培养基)菌丝生长量为处理组(喷洒发酵上清液)的122倍。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药膜法比较了Org、JS、TA 3个家蝇种群分别对甲胺磷、二嗪农、久效磷、灭多威、呋喃丹、甲基对硫磷等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Org品种对除二嗪农以外的5种杀虫剂均
目的:了解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期间患者的我心理体验,为护理人员制定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立意抽样法选取15例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期间患者,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应用现象学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在胆囊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我院96例胆囊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术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检测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4月我院120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
南方根结线虫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线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在大部分高等植物上寄生为害。HeberNem-S可湿性粉剂是由古巴卡马圭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研究开发的一种生防药
目的:分析慢性病患者施行解决导向电话干预对其体质量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均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中,共70例;根据不同管理方式
对映异构体之间的生物活性大多是有差异的,如大多数三唑类杀菌剂同时具有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两种活性,而且其对映异构体之间的活性差异很大,如果以外消旋体形式使用,可能会产
大数据(big data)伴随互联网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呈井喷式发展,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已然习惯于通过互联网,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每时每刻接收大量数据.合理利用
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是小麦上的重要害虫,在各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禾谷缢管蚜主要刺吸小麦汁液危害,同时传播大麦黄矮病毒,从而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当前农业生产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