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代偿过程中大鼠前庭神经核、小脑绒球GABAA受体亚型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m74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β1、δ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迷路破坏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切除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天、3天、7天)组动物前庭神经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β1、δ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天、3天、7天组两侧比较及术后1天、3天、7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前庭代偿的早期,前庭神经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β1、δ亚型表达的变化极可能没有涉及前庭代偿。目的观察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小脑绒球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β1、δ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迷路破坏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切除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天、3天、7天)组动物小脑绒球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β1、δ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可诱导术侧小脑绒球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β1、δ亚型增加,术后1天最多,此后3天至7天处于下降趋势,7天时和对照组比较表达无差异。α3亚型在小脑绒球的染色很弱。各组两侧比较及术后1天、3天、7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单侧迷路切除后可诱导绒球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β1、δ亚型增加。双侧前庭中枢神经元的静息放电的平衡可能与γ-氨基丁酸A受体β1、δ亚型增加绒球内的增加有关,但其在前庭代偿中的作用尚有待研究。γ-氨基丁酸A受体α3亚型在小脑绒球的表达很弱,提示α3亚型并非γ-氨基丁酸A受体在小脑绒球主要的结构与功能亚型。
其他文献
目的ISP-1即多球壳菌素,是子囊菌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FTY720是ISP-1经化学修饰而成的,两者均为新型免疫抑制剂。本文旨在观察ISP-1及FTY720对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的促凋亡作用,研究ISP-1及FTY720对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基因表达谱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以探讨ISP-1及FTY72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