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认知功能背景下,借助对比、定量和定性分析手段,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以独立小句和完整语篇中英汉动结式为对象,分八章讨论三个问题:英汉动结式的语义表征、语义制约及其异同;英汉动结式的句法结构、联接及其异同;英汉动结式的语篇特征及其异同,并寻求认知功能解释,旨在从动静结合分析中揭示英汉动结式的本质属性,同时兼顾其他语言材料,追求研究结论的普通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意义。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动结式是因果致使事件结构的一种句法化体现,遵循“一因一果”的认知倾向和“直接可见关联”的识解原则;按其语义结构与事件结构的象似性,英汉动结式家族可分四类,构成一个原型等级:典型动结式>准典型动结式>假典型动结式>非典型动结式。第二,动结式是语言内外要素互动制约整合的产物,其可接受性关键取决于自身的高、低层次语义关系、理想的认知模式和交际功能之间的相互协商。第三,动结式的致事本质上是事件性的,是使因事件成分在认知凸显和“转喻剪切”作用下按优先原则做出的选择,形式依赖程度的类型差异使汉语比英语享有更大的致事选择灵活性;进入英汉动结式V的动词排斥如下语义特征:[-谓词性]、[+状态性]、[+静态性]、[+结果]、[-影响性],但存在差异性;经历者不一定遵守DOR原则;英汉动结式的补语存在范畴类别和整合能力差异,前者可为RAP/PP/ADP/NP ,后者可为RAP/VP/NP,其中RAP最强,各类整合具有不对称性和类型倾向性。第四,事件单一界化限制和补语的功能差异共同制约了R的准入条件:语言界化事件的词库或句法手段差异决定了英汉动结式的不对称性;动结式中只有界化事件的R具有互补分布特征,但类比偶尔会生成标记性R。第五,英汉动结式都拥有SVOR,SVRO和SVR语序,都遵循普遍联接规则和受制于多种制约;但存在句式数量、地位和语序类型差异,英语三类语序中SVOR和SVR是非标记性的,SVRO是标记性的,汉语八类语序中SVRO、SVR和“把”字句动结式是非标记性的,SOVR、SVOR、SV1OV2R、SVRO1O2和SV1O1V2RO2是标记性的;英汉动结式分别偏爱间断语序和连续语序,主要受制于语法化程度和语言类型差异。第六,英汉动结式的语篇特征存在异同。不同点是:汉语动结式分布频率高于英语动结式;英汉动结式的语篇分布频率存在语序差异:汉语最高的是SVRO,英语最高的是SVOR。相同点是:不同语类的语篇在动结式的分布上存在差异,语篇的正式程度与动结式频率成反比;在散文语篇中动结式倾向于肯定极性、主动语态和陈述语气、采用小句形式;动结式在语篇和孤立小句中表现出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些都可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获得认知功能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