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研究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血酶和重组水蛭素在家兔DIC模型中的抗凝疗效;2.比较不同白血病细胞的纤溶活性及对白血病细胞表面尿激酶受体(uPAR)和膜结合蛋白Ⅱ(annexin Ⅱ)的分析,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APL细胞高纤溶状态的影响。 方法:1.不同抗凝剂对实验动物DIC的治疗作用(1)建立DIC动物模型,脂多糖按2.5mg/kg由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分两次给药,间隔1h,每次脂多糖注射时间为10min。(2)动物分组,将动物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肝素组、低分子肝素组、抗凝血酶组和重组水蛭素组每组6只,分别于第一次注射脂多糖的同时在新西兰大白兔对侧耳缘静脉分别注入生理盐水、肝素钠100IU/kg、低分子量肝素100U/kg、抗凝血酶100U/kg、重组水蛭素100IU/kg。在注射脂多糖前,注射后2h、4h、6h分别取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活性、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心脏、肾脏、脾脏、肺与肝组织经甲醛固定,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纤维蛋白血栓形成。 2.白血病细胞纤溶活性的体外研究(1)细胞培养,取指数生长期的NB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SHI-1(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K562(急性红白血病M6)、Jurkat(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和Raji(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细胞,以2×105/ml接种于玻璃培养瓶,NB4细胞、K562细胞、Jurkat细胞和Raji细胞加含15%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SHI-1细胞加含15%小牛血清的IMDM培养液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加含15%小牛血清的EMDM培养液培养。(2)纤溶酶活性测定 取浓度为2×106传代培养第3天的NB4、SHI-1、K562、Jurkat、Raji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离心去上清后加入纤溶酶原150nmol/L,37℃温育3h后离心留取上清,用发色底物法测上清液的纤溶酶活性。(3)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尿激酶受体和膜结合蛋白Ⅱ的蛋白表达。(4)RT-PCR半定量分析测定白血病细胞尿激酶受体和膜结合蛋白Ⅱ的m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