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联理论是一种语言交际理论,它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译者根据译文读者的期待,然后再把自己对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的了解、译文语言环境以及让译文读者获得最佳关联的原则,决定自己的翻译意图。本文简述了这一框架并认为它可以用来有效地解释翻译当然也包括诗歌翻译这一更为复杂的现象。
古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多年来不少中外学者努力从事着古诗歌英译这项艰巨的工作,译者大致可以分为三派:“格律派”,“自由诗体派”和“创造派”。自由体翻译和诗体翻译是国内学者争议之所在。但主要是专家鉴赏式批评,对于真正受体(一般英语读者)的需求和期望几乎无人研究和调查,本文主要采用描述性研究的个案研究,以《诗经·小雅·采薇》一节的几个翻译文本对多个欧美国家的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进行采访,研究目的有三:
·诗歌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英语读者对古诗歌译法的偏向性
·诗歌翻译的一些文化概念是否应该明晰化
调查结果表明1)诗歌从交际角度看可译的,而且是必要的,很多西方读者迫切呼唤符合他们审美情趣的英译,以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汉语文化;2)英语读者倾向于自由体派英译;3)一些文化概念词应该明晰化,以进一步了解文化。
这些结果印证了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性的基本原理,以实证研究论证了关联理论的合理性与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