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需要。(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是在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原农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摒弃了“原农保”资金来源单一,制度自身抗风险能力差等弱点。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事业”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启了新的篇章;2014年,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国务院决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是一个多民族共聚的省份,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能否有序持久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松桃县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的少数民族地区,本文以松桃苗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对象,对松桃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健康、持久发展的一些可行性建议。通过实地采访、发放问卷发现,自2011年松桃县被省列为第三批试点县以来,全县上下通力协作,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该县经济发展落后、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以血缘为纽带的人际关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推进。改善政府财政投入,规范教育体系,强化宣传工作,改进管理方式,完善制度设计,健全法制建设,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少数民族地区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论文主体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单的概括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理论基础和概念诠释,对选题相关的理论进行梳理和对论文涉及到的重要概念做了诠释;第三部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分析,通过对松桃县自然地理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分析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新农保现状;第四部分:个案分析,以松桃县为个案进行调研和实证分析,通过发放问卷和实地走访,对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第五部分:针对第四部分个案分析中归纳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