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发展非常迅速。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而其生源的英语水平却逐年下降,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差,不能准确地理解老师所讲英语,学生主观上不愿意努力,英语学习的兴趣不足,并最终形成不良的循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效果令人不满意。高职英语教师正从各个角度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而教师非言语行为的适当运用将会有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一系列交流过程的总和,成功的英语课堂首先要有成功的交流。教师的课堂教学既包括用语言行为传授知识,还包括以非言语行为表达各种情感,如对学生的期望、赞许、鼓励等。这种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那么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教学是否有影响?从哪些方面产生影响?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是否可以改善?如何改善呢?带着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两个假设:1.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教学有积极的影响,并从师生之间的情感、课堂气氛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等方面影响教学效果。2.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可以得到改善。本文作者选择了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383名学生和4名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383名学生包括实验A组、实验B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A组由一个英语专业班30人、两个非英语专业班65人组成,实验B组由一个英语专业班32人、两个非英语专业班65人组成,对照组由两个英语专业班共63人、四个非英语专业班共128人组成。实验A组和实验B组分别由两名教师担任任课教师。两名实验教师均为女性,一名为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一名为有十多年教龄的中年教师。控制组也由两名女性英语教师担任任课教师,其年龄、教龄与实验组教师大体一致。本文作者对四名英语教师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跟踪调查,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录像、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四名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使用情况,并要求实验组两名任课教师主动学习相关的非言语行为理论知识。同时,为了解当前英语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使用情况和对非言语行为的认识,本研究还对多名英语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为了有效地收集数据保证信度,作者采用了测试、问卷、课堂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所得数据用SPSS15.0和Excel进行科学处理。通过对相关人员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近半年的实验,并对实验前后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教学效果确实有明显影响,分别从师生情感,课堂气氛,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等方面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最终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英语能力。2.通过努力或培训,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堂的非言语行为可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