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完善蝗虫预测预报机制,选择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并代表了甘肃省主要草地蝗虫种类的甘肃省夏河县,利用7年的调查数据(1989—1995)、数学统计软件(SPSS、Matlab)和计算机,建立了——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tes Zubovsky)、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 Zubovsky)、小翅雏蝗(Chorthippus fallax Zubovsky)、皱膝蝗(Angaracris)及混合种群(mixed population)发生量及发生期的预测预报模型。2000—2002年,每年4月—10月对6个生境类型(草原化草甸、草原、高山草甸、盐生草甸、山地缓坡草甸和沼泽化草甸)中的蝗虫发生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研究,同时用SPSS软件对模型运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1) 不同的生境中蝗虫发生量调查和种的存在度分析表明,甘肃省夏河县的优势种类为宽须蚁蝗、狭翅雏蝗、小翅雏蝗和皱膝蝗。 (2) SPSS软件主因子分析表明,上年产卵期的平均降水和平均气温、本年孵化期的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为关键因子。 (3) 宽须蚁蝗、狭翅雏蝗、小翅雏蝗、皱膝蝗及混和种群的发生量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yn+1=(a1+a2x1+a3/lnx2+a4ea5x3+a6x4ea7x4)yn yn:第n代(以年为单位)草地蝗虫发生的高峰值(head/m2); x1:上年产卵期的平均降水(mm); x2:上年产卵期的平均气温(℃); x3:本年孵化期的平均气温(℃); x4:孵化期的平均降水(mm)。 用Matlab软件,根据蝗虫种群密度观测值,拟合确定出参数a1,a2,a3,a4,a5,a6,a7,得到宽须蚁蝗、狭翅雏蝗、皱膝蝗、小翅雏蝗4种蝗虫和混合种群发生量(高峰值)的模型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