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源性杀虫药物具有易分解、无污染、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无明显毒害作用等特点。其中,苦楝(Melia azedarach L.)作为传统药用植物,入药味苦、性寒,有毒,归肝、脾、胃经。早在中国著名药典《本草纲目》就有关于其杀虫作用的记载,其果实捏成粉末入药,用于驱除体内肠道线虫。但现代药理学表明,苦楝不仅可以杀灭线虫而且对蛭等扁形动物和蚊、蝇、蛾、蜻等节肢动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而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L.)]作为节肢动物门中登革热(Dengue)病毒的主要媒介生物,其生存空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本研究选取海南海口当地苦楝作为研究对象,以埃及伊蚊幼虫为试虫,对苦棟中杀蚊幼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鉴定,从而为开发植物源性杀蚊幼药物提供研究基础。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苦楝不同部位醇提物对埃及伊蚊幼虫的毒杀活性采用水浴辅助醇提法对苦楝叶、苦楝果、苦棟树皮进行无水乙醇粗提。然后利用浸液法测定苦楝叶、苦楝果、苦楝树皮无水乙醇粗取物对埃及伊蚊3日龄幼虫毒杀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三者粗提物对埃及伊蚊3日龄幼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杀活性。浸液法处理24 h后,苦棟叶、苦棟果、苦楝树皮醇提物对埃及伊蚊3日龄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590 mg/mL、0.530 mg/mL、0.825 mg/mL,综合考虑温度、产量等因素,选取苦棟叶粗提物继续进行苦楝杀蚊幼活性成分分离研究。2苦楝叶醇提物的不同极性萃取物对埃及伊蚊幼虫的毒杀活性采用极性萃取法法将苦楝叶粗提物分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采用浸液法测定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埃及伊蚊幼虫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三者萃取物对埃及伊蚊3日龄幼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杀活性。浸液法处理24 h后,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埃及伊蚊3日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0.910 mg/mL、0.547 mg/mL、0.992 mg/mL,因此选取乙酸乙酯萃取物继续进行苦楝杀蚊幼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研究。3乙酸乙酯相萃取物中杀蚊幼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纯化采用活性追踪法,通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结晶、重结晶等技术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77、72、T3。4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对埃及伊蚊幼虫的毒杀活性利用薄层层析检测(TLC)、质谱(MS)、核磁共振(NMR)等技术,对照相关已报道化合物文献进行光谱对比分析,结合单体性状以及其析出溶剂,推断出单体化合物T2为Toosendanone A、化合物T3为Toosendanin。两者对埃及伊蚊3日龄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076mg/mL、0.048mg/mL。结论:本研究利用活性追踪法对苦楝中杀埃及伊蚊幼虫的活性成分进行追踪,分离得到两种苦楝中的杀蚊幼物质Toosendanone A、Toosenda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