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一方面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空心村”、“耕地撂荒”等问题。大量农地闲置使得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率较低,这一发展趋势不利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尽管党和国家鼓励农户进行多种方式的土地流转来提高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土地流转并没有解决土地的零碎化和撂荒状态。有序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户自愿退出土地承包权,既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进而破解上述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从农户角度出发,首先在梳理现有文献了解国内土地承包权退出的相关情况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调研了重庆市各区县的200位农户,探讨了影响重庆市农户土地承包权的退出意愿。其次,综合运用土地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土地价值与资源配置理论和交易费用等理论,对影响农户土地承包权的退出意愿进行理论分析。再次,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得出了影响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与人均耕地面积、家庭承包地经营状况、农户对产权的私有认知等因素正相关;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与年龄、受访农户是否担任村干部、家庭耕地总面积等因素负相关。最后,根据问卷调查和模型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重庆市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提供参考依据,使得退地实践能够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