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余年征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与之相关的医药生产、进口、流通等均得到较快发展。目前,我国药品流通领域的法律框架和监管体制基本建立,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经营方式互补、覆盖城乡的药品流通体系初步形成。但同时医药行业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药品非法商业回扣、药品定价机制尚未建成、药品流通领域市场集中度低等非税收问题;也有如不规范的会议费支出得不到税前扣除、广告经费超标得不到税前扣除、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不充分增大增值税税负等一系列税收问题。这些涉税问题,于医药流通各环节的相关企业都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将必然导致巨大税务风险。本文主要围绕医药生产企业、医药经销企业以及医院的销售所涉及的税务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运用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深入分析我国医药流通各个环节中,相关企业其若干经营行为所导致的所存在的一系列涉税风险,剖析涉税风险、探寻化解风险的对策。全文共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五个方面。第二章是理论分析,重点阐述文章的理论基础,即药品作为民生品和必需品,缺乏需求价格弹性,过高的价格易带来负外部性,所以需要政府的调整监管,而税收是国家调整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税务风险可能来自企业自身经营不善、也可能来自行业特性、还可能来自税收征管制度的不健全,所以本章还阐述了企业税务风险的定义、特点、分类、成因。第三章主要概括了医药流通环节涉及的具体环节和相关涉税企业,重点概括了对医药流通领域影响深远的“两票制”的雏形、探索、试行,最后阐述了“渠道式”和“佣金式”这两种主要的商业流通模式极其对税收带来的影响。第四章分析了“渠道式”“佣金式”医药流通模式下医药流通每个环节相关主体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和风险源。其中主要的风险源有:首先是医药流通制度问题造成的灰色利益始终未得到根除,为了内化这部分灰色收益,相关企业往往会承担较大的税务风险;其次是医药流通各环节相关主体税务风险意识不强,未构建有效管控制度、未启用高素质财经专业人才;再次是未能定期检测并化解涉税风险,涉税风险就会不断累积扩大。第五章探寻医药流通行业在各流通环节的税务风险的化解,配套策略包括:彻底斩断医药流通中各主体的不当利益、尤其是医院医生的灰色利益,引入税务专业服务机构的支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良性沟通,建立严格的发票审核制度,做到事前预防、事中追踪、事后留档,合理使用税收优惠政策,恰当进行税收筹划。最后一章医药流通相关企业的纳税服务需求,包括提供行业税务风险指引,与行业协会合作拓宽税收宣传渠道以及进一步具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