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和聚苯胺/铜复合材料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电高分子从发现到至今只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潜在的巨大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导电高聚物已成为一门新型的前沿学科。由于聚苯胺(PANI)具有其合成原料易得,成本低,又具有高的电导率,良好的环境稳定性,但作为材料来说,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本论文从材料研制、性能测试、微结构表征和材料改性等方面做了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以苯胺(An)为单体,分别采用化学氧化法和乳液聚合法,在酸性介质中合成了聚苯胺。并研究了不同反应聚合方法对产物性能、产率和粒径等的影响。发现以(NH4)2S2O8为氧化剂时所得的产物的性能优于K2Cr2O7;乳液法合成的聚苯胺粒径小,可达纳米级别且电导率较高,为8.9S/cm,是采用化学氧化法所获得的产物的7.4倍。并用SEM、XPS和TGA等对制得的聚苯胺进行了性能表征。我们得到三个重要结论:(1)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苯胺的摩尔比为0.9左右,聚苯胺的电导率有最大值;(2)SDBS以两种方式存在,即掺杂PANI的SDBS和自由独立于PANI的SDBS,乳化剂的过量使用,不利于PANI的电导率的提高;(3)在由SDBS掺杂的酸性体系中, NH+/N比率决定PANI的电导率。采用不同的还原试剂:甲醛和次亚磷酸钠,制得了纳米金属铜粉;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并用XRD、SEM和XPS等表明了所制得的样品为纳米单质铜粉。采用两步原位聚合法我们首次成功地获得了聚苯胺(PANI)/纳米铜粒子(Cu)原子分子级的复合材料。第一步采用液相还原法,次亚磷酸钠为还原试剂,在酸性体系中制备纳米铜粉;第二步在前述反应体系中,采用乳液法发生原位聚合反应,在酸性体系中制得了PANI/Cu复合材料,测量了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结果表明:只要含有少量的纳米铜粉就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可通过改变An/Cu摩尔配比来调节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并用AFM和XP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表明了PANI/Cu复合材料的微米颗粒在一定方向上呈层状分布,致密排列。对不同方法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进行了比较,采用两步法原位聚合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导电率比采用共混法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导电率高。
其他文献
TiO2薄膜由于具有光催化活性高、化学性能稳定、安全无毒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作为环保型光催化材料在环境工程、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领域中都有着广阔的应
自盘古开天辟地,人类繁衍生息,文明便如天边红日,在这个世界冉冉升起.这不是因为我们有高等智慧,而是因为我们有对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一个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但他的精神带给
期刊
YAG(YSGG)晶体是当前广泛应用的、最重要的激光基质材料。目前,这类石榴石稀土掺质的晶体多是用提拉法生长出来的,这种方法成本高昂、工艺复杂、速度慢,生长周期长、掺杂浓度低,且
近日,“硬核大爷”刘增盛老人带着写有“勿需让座”字样的LED胸牌搭乘地铁被拍,这个新闻迅速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哂然一笑称其蹭热点者;亦有热泪盈眶大赞其行者.在我看
期刊
为适应开发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的需要,有多种高性能的高温结构用改性9-12 wt.%Cr钢被引进。10%Cr MoWCoVNbNB (MTB10A)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于国外厂商设置了技术和商业壁垒,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