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SE是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Environment)的简称。STSE教育的前身是STS教育,随着环境教育的出现,STSE教育应运而生。而在生物学科高考命题中STSE试题的比例也逐年提升。如果能合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思想,STSE教育也将对于生物学教学有着更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法梳理STSE相关理论;其次应用数理统计法对2015~2017年间全国各个省市的高考STSE试题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STSE试题常用的命题情景;再次,通过访谈法,对高中生物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STSE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情况;最后用案例分析法进行STSE教育的教学设计,并实施与评价。同时,在生物学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组织“生物爱好者社团”进行酸奶的制作,在生物学课外活动中渗透STSE教学理念。通过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得出如下结论:(1)2015年~2017年全国高考试题中STSE命题已在高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类试题考查比例较大;(2)对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启示:(1)加强生物学实验设计能力的教学,重视实验设计的教学;(2)关注生物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的关注前沿的生物问题,及时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3)注重生物科学史及地方传统技术的教学;(4)对于人类疾病等健康和免疫等方面的问题,要引起重视;(5)关注可持续性发展,环境教育尤为重要。(3)生物高考STSE试题在内容上考查相对比较全面,对应《考试大纲》中的内容主要是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考查的内容基本都是II级;(4)一线教师对于STSE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重视程度都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5)在课堂教学中使用STSE教学案例,使用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小组合作等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STSE教育;(6)通过实施生物学的校本课程,可在课堂之外渗透STSE教育。由于本人能力及时间有限,在教学经验、理论水平等方面尚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便在STSE教育方面能有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