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安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胃黏膜组织EGF、EGF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即治疗观察组(A组)20例、对照观察组(B组)20例。A组采用安胃汤,B组采用维酶素,均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胃镜下粘膜病变、病理组织学改善情况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GF、EGFR基因表达情况。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临床疗效分析:A组总有效率为95.0%,B组总有效率为70.0%,经统计学分析,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 A组临床总疗效明显优于B组。②胃镜疗效分析:A组总有效率为85.0%,B组总有效率为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 A组胃镜疗效明显优于B组。③病理组织疗效分析:A组、B组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患者胃黏膜萎缩。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组和B组治疗后均能逆转胃黏膜病理改变,但A组与B组疗效相当。④HP疗效分析:A组总有效率为16.67%,B组总有效率为5.88%。经统计学分析,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组、B组HP疗效没有显著差别。⑤EGF、EGFR达结果分析:A组、B组治疗后均能明显降低患者胃粘膜EGF、EGFR的含量;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 EGF、EGFR表达与病情程度呈明显相关性,且呈正相关,但A组与B组疗效相当。 结论:安胃汤能明显改善C AG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临床观察疗效佳,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其通过降低 EGF、EGFR基因表达,为有效治疗CAG的机制之一。临床试验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