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甲基化模块网络的癌症预后及分子分型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癌症的预后预测及分子分型对于癌症的治疗至关重要。预后代表着对治疗成功的估计及恢复的可能性,与癌症的分型紧密相关。作为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同样的癌症在不同个体上的表现不同,相同的临床表现也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这种癌症的异质性使得仅依靠有限的临床指标对肿瘤进行评估已经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这也体现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癌症的必要性。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样本数据的积累使得人们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对癌症进行系统的研究。如基于基因表达数据找到能够预测癌症预后的分子标记物。然而,找到的这些特征基因往往不具备稳定的区分能力,泛化能力较差,并且这些基因多数不是致癌基因,而是噪声信号。对于癌症这种多基因表达模式和功能模块不断变化的系统,基于基因模块来研究癌症的预后及分子分型要优于单个基因特征。并且模块并非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cross-talk),但很少有研究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可能会忽略掉一些与癌症相关的重要模块。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DNA甲基化的异常对癌症的重要性逐渐显现,而且DNA甲基化芯片的基因组覆盖度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这促使人们能够在甲基化层面研究癌症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在癌症公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分别收集了数据量丰富的乳腺癌,皮肤黑色素瘤和子宫内膜癌病人样本的DNA甲基化数据,基因表达数据及相应的临床数据(包括生存时长及生存状态)。本文首先比较了这三种癌症的DNA甲基化数据及基因表达数据在预后问题中的稳定性,得出DNA甲基化数据更适合癌症预后研究的结论;之后利用DNA甲基化数据并采用基于秩的方法对三种癌症分别构建了基因共甲基化网络,并对共甲基化网络中的模块进行了识别;然后利用置换检验的方法,找到模块间的互作关系,从而构成模块网络,再基于K-shell的方法找出模块网络中的核心基因模块,并以这些核心基因模块作为特征对癌症的预后及分子分型进行研究。本文最终在乳腺癌中找到2个核心基因模块,在皮肤黑色素瘤中找到4个核心基因模块,在子宫内膜癌中找到了2个核心基因模块,并且这些核心模块能够显著区分病人的预后;之后以这些核心模块作为聚类特征,采用K-means算法对三种癌症进行分子分型,得到的分型结果也与癌症病人的预后显著相关。此外,本研究经过对三种癌症核心模块网络的分析后,分别找到了与这三种癌症预后显著相关的DNA甲基化分子标记物。这些结果都证明了本研究方法在癌症预后和分型中的有效性。总而言之,本研究基于构建的DNA甲基化模块网络找出的核心模块,不仅能够显著区分癌症病人的预后,而且还能作为特征对癌症进行分子分型,这对癌症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还有可能揭示潜在的致癌机制。
其他文献
研究了Blaine比表面积分别为426 m2/kg和836 m2/kg的2种高炉矿渣细粉S4和S8对铬(Ⅵ)离子的还原固化作用.结果表明:在含铬(Ⅵ)水溶液和粉煤灰硬化体中掺加高炉矿渣细粉后,可以
目前严厉执行环保政策的条件下,陶瓷企业需要更加先进、节能、环保的陶瓷装备。德力泰以成套生产线的全新形式为陶瓷企业提供综合节能技术方案,通过更大幅度的节能降耗来减少
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了ZnFe2O4.研究了ZnFe2O4粉体燃烧合成温度、燃烧波速度与放热系数k、氧气压力P和填装密度等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了ZnFe2O4形成机制,并通过SEM,EDS,XR
采用TiCl4水解法制备钛柱化剂,与蒙脱石离子交换后得到钛柱撑蒙脱石(Ti-pillared montmorillonite,Ti-PILM).对制备的Ti-PILM采用室温风干(air drying,AD)、40 ℃烘干(common
采用有机聚合物和水泥在连续相层次局部使组分呈现梯度分布,并加压成型,可以使水泥浆连续相的物理力学行为得到明显改善:抗压强度提高10%,抗折强度提高78%,塑性变形显著增大,
以Ce-ZrO2为基体, 通过复合不同加入量的第二相CePO4颗粒, 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压痕、磨削及切削表面进行分析,研究了CePO4/ Ce-ZrO2陶瓷材料的可加工机理.单相CePO4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几种不同状态硅砖的晶体形貌和晶格常数。结果表明:经1350℃煅烧72h,1450℃再煅烧3h的块状结晶石英岩,70%的石英已转化为微晶方石英
蓝细菌光敏色素是发现于蓝细菌内的一种藻胆色素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植物光敏色素有较高的同源性,生理功能上与植物光敏色素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在蓝细菌内起着光信号受体的作
花生疮痂病Elsino?arachidis(Bitanc.&Jenkins)Rossman&Allen近年来在辽宁省大规模流行,严重威胁着花生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花生疮痂病菌分离困难,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生长缓慢且不易产生分生孢子,对该菌的后续研究造成了一定阻碍,因此,本文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产孢方法及侵染过程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花生疮痂病的防控技术奠定理论基础。1.花生疮痂病菌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