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室内装修污染危机人身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作为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正在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改善居室环境条件,这是人们所共知的。在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很少,特别是花卉植物的吸收有毒气体的效果、吸收有毒气体的种类很少有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本研究采用玻璃制成的密闭箱作为试验装置,用便携式甲醛分析仪进行测定,为四种花卉植物的抗甲醛能力鉴定提供简单实用的方法,为其抗甲醛能力种类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依据。本试验的主要结论如下:(1)四种花卉植物在密闭箱中吸收甲醛的能力不同,24h单株花卉植物净化甲醛百分率大小依次是:红豆杉(86.7%)>八角金盘(80.6%)>美人蕉(76.4%)>茉莉(31.9%)。四种花卉植物,从植物单位叶面积24h吸收甲醛量来看,吸收能力大小依次是:美人蕉(5.36mg/m~2)>八角金盘(4.01mg/m~2)>红豆杉(3.41mg/m~2)>茉莉(3.06mg/m~2)。0h-24h花卉植物吸收甲醛的速率有差异,随着时间的增长吸收速率逐步降低,前15h吸收率比较高,后面的9h吸收率降低。(2)在不同浓度的甲醛胁迫下,从植物的外观形态看四种花卉植物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害,根据花卉植物叶片受伤害率,判断四种花卉植物的抗甲醛能力强弱顺序是:美人蕉>八角金盘>红豆杉>茉莉。(3)不同浓度的甲醛胁迫下,四种花卉植物叶片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出现了不同的改变。四种花卉植物的相对电导率随着甲醛胁迫浓度的增大,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茉莉的离子外渗漏最多。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四种花卉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茉莉的含量变化幅度最大,美人蕉的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可溶性蛋白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美人蕉叶片质膜伤害程度最小。四种花卉植物随着甲醛胁迫浓度的增大MDA含量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茉莉、红豆杉、八角金盘的MDA含量变化较为显著,美人蕉增加量较小。四种花卉植物随着甲醛胁迫程度的加剧SOD活性随着甲醛胁迫浓度的增大呈现上升的趋势;POD活性随着甲醛胁迫浓度的增长,茉莉、红豆杉是呈现上升的趋势;八角金盘、美人蕉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AT活性随着甲醛胁迫浓度的增大,茉莉、红豆杉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八角金盘、美人蕉呈现下降的趋势,且美人蕉的SOD、CAT和POD活性较高,茉莉的活性较低。(4)对四种花卉植物进行了抗甲醛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叶绿素含量、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可以作为四种花卉植物的抗甲醛能力的鉴定指标。四种花卉植物中美人蕉的抗甲醛综合评价值最大,抗甲醛能力最强,茉莉的抗甲醛能力最弱,八角金盘、红豆杉居中。综合考虑四种花卉植物净化甲醛能力和抗甲醛能力,四种花卉物中美人蕉是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