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在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生态和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甚至可能影响全球环境并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因此,我国中央领导层在生态问题生制定了新的战略决策,把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作为“城镇之肺”,城市森林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森林城市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森林城市的建设不是可以一概而论的,它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地区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建设符合城市发展实际的城市森林。多年来安徽在落实森林城市建设中成果显著,但是由于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差异,导致皖北地区森林城市建设水平远远低于皖南地区,严重制约其生态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加强对森林城市的研究,丰富森林进城的内容和形式,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向中小城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探索皖北地区的森林城市建设,在改善皖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我省森林城市建设水平,促进我省可持续发展,落实中央政府新的战略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城市森林的起源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森林发展状况的研究,对城市森林的兴起、概念、范围、规划理论和规划实践进行了论述;阐述了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绿地系统、森林文化、绿视率五个方面的相关理论,用于指导森林城市规划;通过全面安徽省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明确了森林城市的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在深入分析皖北地区区位条件和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皖北地区从矿区复绿、村镇森林、经果林产业、绿色廊道四大方面建设森林城市的方法;并将研究成果用于阜阳界首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案例中,从总体规划概况、森林城市建设内容及植物种植设计三方面对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做了系统性阐述。通过案例分析,完成了从理论到实际的研究过程,证明了研究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