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影子银行在我国迅速发展,规模及影响不断扩大。影子银行的发展一方面改善了我国融资市场结构比较单一的局面,为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资金帮助;同时,由于它游离于监管之外且具有高回报性、高杠杆性,也加大了系统性风险,易引发金融危机。在影子银行体系中,上市公司,作为掌握着大量资金资源的融资优势企业,积极地参与到影子银行体系中。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影子银行的高收益性是上市公司参与影子银行业务的直接原因,而企业超募资金规模的不断提升是其间接原因,同时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也为影子银行的发展提供了空间。通过建立社会产出模型,我们刻画出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融资优势企业在影子银行体系将超募资金以高额利息过渡给以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融资劣势企业后,社会总产出将受到损失。这是因为,拥有闲余资金的融资优势企业,会随着生产效率的降低,将一定规模的资金投放于影子银行体系,赚取高额收益,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而企业参与规模的上升会拉动社会平均融资利率,从而导致中小微公司这类融资劣势企业融资成本和资金成本负担的加剧,这样的影子通道将扭曲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实体产业资金短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总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