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鲜食枣细脆浓甜,果核小,可食率高,有着独特的风味和良好的口感,出类拔萃的营养价值,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潜力巨大。南方鲜食枣发展迅速,已成为南方枣的主栽品种之一,开花量非常大,绝大多数开花后便陆续脱落,即使能坐果也会出现大量的黄化果,落果严重,采果时收获果实占总花数的百分率很低。本研究以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紫冲基地的中秋酥脆枣为试验材料,利用Canon EOS 70D照相机、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等设备,采用定点观察、结构解剖、石蜡切片、激素测定等方法对中秋酥脆枣单花开放进程、两批次2种枣吊落花落果动态规律、两批次2种枣吊落花期枣花内源激素变化、两批次2种枣吊生理落果期果实内源激素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中秋酥脆枣的花果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秋酥脆枣枣花开放为日开型。不同的空气温湿度条件下,只影响单花开放的蕾裂时间段,不影响单花的开花速度,从蕾裂到花瓣下垂均需9.33h左右,花瓣与雄蕊分离的时间在白天。单花在蕾裂后第5d子房开始膨大形成幼果,未能坐果的生理落花在蕾裂后第6~7d变枯黄即将脱落,非生理落花在蕾裂后第2~4d干枯。(2)生理落花、生理落果的胚珠均萎缩败育。(3)两批次2种枣吊平均节位数不同,平均总花量各异。第一批木质化枣吊、非木质化枣吊节位数平均17.6节、15.4节,总花量平均139.38朵、129.58朵;第二批木质化枣吊、非木质化枣吊节位数平均16.0节、11.4节,总花量平均 64.33 朵、46.90 朵。(4)两批次枣吊着生花蕾数最多的节位不同。第一批枣吊通常在第5~7节花序着生的花蕾数最多;第二批枣吊通常在基部第1~4节花序着生的花蕾数最多。(5)两批次2种枣吊开花集中节位、坐果集中节位不同。第一批枣吊开花节位主要集中在2~12节,坐果节位集中在5~12节;第二批枣吊开花节位主要集中在1~7节,坐果节位集中在1~10节。(6)第一批枣吊比第二批枣吊的始花期提前10d,但花期持续时间均为40d左右。两批次枣吊落花率呈单峰曲线,第一批枣吊在始花期后第10~20d达到落花高峰期;第二批枣吊在始花期后第20~30d达到落花高峰期。(7)第一批枣吊比第二批枣吊的始果期提前10d,但生理落果期持续时间均为50d左右。两批次枣吊生理落果率呈双峰曲线,均有2个生理落果高峰期。第一批枣吊生理落果期主要集中在始果后的第10~20d;第二批非木质化枣吊生理落果期主要集中在始果后的第O~10d,第二批木质化枣吊生理落果期主要集中在始果后的第20~30d。(8)第一批非木质化枣吊总落花落果率(98.24%)比第一批木质化枣吊(97.21%)高1.03%;第二批非木质枣吊总落花落果率(97.99%)比第二批木质化枣吊(93.12%)高 4.87%。(9)两批次2种枣吊枣花内激素存在差异。两批次木质化枣吊上,柱萎期枣花内较高浓度的ABA、GA3和ABA/(GA3+IAA+ZR)比值增大促进子房膨大;第一批非木质化枣吊上,柱萎期枣花内较高浓度的ABA、ZR和ABA/(GA3+IAA+ZR)比值增大促进子房膨大;第二批非木质化枣吊上,柱萎期枣花内较高浓度的GA3、IAA,较低浓度的ABA、ZR和ABA/(GA3+IAA+ZR)比值减少促进子房膨大。(10)两批次2种枣吊枣果内激素存在差异。两批次木质化枣吊上,低浓度的GA3、IAA、ABA与生理落果有关;两批次非木质化枣吊上,高浓度的ABA与生理落果有关;GA3、ZR的异常升高也会与生理落果有关。第一批木质化枣吊、第一批非木质化枣吊、第二非批木质化枣吊上,高水平的ABA/(GA3+IAA+ZR)比值与生理落果有关;第二批木质化枣吊上,ABA/(GA3+IAA+ZR)比值的异常降低与生理落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