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国口音”通常指非本族语者由于自身母语影响而表现在其二语发音中的不地道性,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外国口音则可进一步界定为其受汉语影响所导致的偏离英语本族语发音规范的表现。在导致二语学习者英语语音中外国口音的诸多因素中,元音弱化的作用一般被公认为最大。本研究以元音弱化为视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产出和感知两个角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外国口音进行探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中国英语学习者元音弱化的产出特点及与其外国口音的关系;(2)中国英语学习者元音弱化的感知特点;(3)中国英语学习者元音弱化的感知与其透过元音弱化所表现的外国口音的关系。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某211大学英语专业的24名学生(NNS组)及该校英语本族语教师6名(NS组)。在产出实验中,两组研究对象均朗读相同内容的段落并被录音,事后NS组兼完成对NNS组外国口音的主观评分任务;在感知实验中,NNS组接受了以元音弱化为焦点内容的无提示听力填词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英语学习者元音弱化音节的产出时长大于英语本族语者,且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同时,中国英语学习者元音强化音节的产出时长则小于英语本族语者,两者差异亦达显著水平。易言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音普遍存在“该强不强,该弱不弱”的倾向。(2)根据本族语者对学习者外国口音的主观评分结果,学习者元音弱化产出表现越好,其外国口音越轻。(3)中国英语学习者元音弱化音节的感知程度总体呈中等水平,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动词、副词元音弱化的感知正确率高于代词、冠词。(4)中国英语学习者元音弱化的感知与其透过元音弱化产出所表现出来的外国口音之间存在较低正相关,且未达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