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水蓼种群对水淹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差异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8841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淹条件下,河岸带植物往往会对低氧和低光照环境产生一定的性状可塑性。已有研究表明水淹条件下,植物物种会发生种内遗传分化而形成不同的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植株对水淹的可塑性响应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当产生的可塑性不利于植物整体的适合度时,则会产生可塑性代价;反之,会带来可塑性效益,具有一定的进化潜能。三峡库区消落带高低高程区域分布的同一物种的不同植株由于长期经历不同的水淹胁迫,可能发生基因型分化并产生不同的性状可塑性,这种可塑性是否具有一定的进化潜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三峡库区消落带高低高程区域均有分布的一年生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验和温室控制实验,结合进化生物学可塑性模型,研究了消落带高低高程自然水蓼种群中植株的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差异;分析了高低高程水蓼种群及不同基因型植株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对水淹响应的差异;分析了不同水蓼基因型植株在水淹处理下的生长和生理性状可塑性的代价和效益。主要研究结果:(1)分布于高低高程的水蓼自然种群的生长、形态和生理性状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高高程植株个体更大,叶片更厚,但其繁殖分配与种子萌发率较低高程植株低;(2)母代效应显著提高了子代水蓼植株对水淹的响应;与高高程植株相比,来源于低高程植株的比叶面积更大,低高程不同基因型植株的叶性状变异更大;(3)高低高程不同基因型水蓼植株的叶性状可塑性代价和效益有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低高程不同基因型水蓼植株的叶片数量增加、叶面积增大、叶宽增加,具有显著的可塑性效益;但在水淹环境下低高程不同基因型植株叶面积增大,叶片变宽变长对整体植株的适合度存在显著的可塑性代价。三峡库区消落带高低高程水蓼种群在长期水淹环境下对水淹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已经产生种群内的遗传分化。低高程水蓼不同基因型植株叶性状对水淹的响应更积极,有利于提高消落带内低高程水蓼种群的适合度,具有一定进化潜能,可以用于退化河岸带植被恢复。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河岸带植物对环境胁迫适应进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为退化河岸带以及水库消落带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物联网作为近年的热门词汇,已成为全球性的技术发展潮流。其市场潜力巨大,且近年来快速发展,即将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并在未来形成井喷式发展。在个人市场日趋饱和的今天,物联网市场将成为电信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在物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适用于超低功耗、超大连接、超强覆盖、超低成本的NB-IoT网络应运而生。NB-IoT是3GPP专为运营商定制的LPWA蜂窝解决方案,适用于运营商的组网与运营。NB-IoT的相
当前我国确立的环境公益诉讼模式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二元并存”的诉讼模式。从集体行动逻辑视角出发,通过对材料分析发现,当前“二元并存”的环境公益诉讼模式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利益主体自然人被排除在诉讼主体之外;二是起诉原告博弈动力缺失;三是诉讼中非利益集团成员被寄予厚望。突破当前环境公益诉讼之困境,应当由环境公益诉讼“二元并存”模式向“新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模式转变。在新的环境行政公
随着现代数据收集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各领域的数据不断增长。传统的计算机在海量的数据面前已经略显吃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云计算悄然而生,而Hadoop为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处理系
目的1.立足中医“因时制宜”及“治未病”理论,应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与六味补气颗粒综合干预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并进行临床研究,深入观察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肺功
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衬砌材料在温缩应力作用下会出现形变,从而导致结构开裂甚至出现破坏。为了降低温缩应力对水工建筑的影响,工程中往往在建筑物上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对水工建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作为高水延长流量信息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人工方法具有工作量大、精度低等特点。基于Matlab平台设计5个独立M文件,达到曼宁公式和斯蒂文斯法水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