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条件下移动通信产品竞争问题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son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的贯彻实施,2008年5月至今,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呈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该竞争格局的主要特征是市场中的竞争主体具有非对称性、竞争主体之间采用的竞争行为相互影响。从市场结构影响市场行为方面来看,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行为正逐步趋近于有效竞争状态;竞争手段也日益多样化、差异化,不再集中于价格竞争和设置互联互通障碍。本文围绕什么样的市场竞争状态对于移动通信市场运行最有效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政府如何引导移动通信市场实现有效竞争;运营商如何确定最优产量和合理的产品价格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以电信业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以及移动通信市场结构特点进行了理论描述,并结合电信业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对移动通信市场竞争问题进行了综述和归纳。(2)分析了作为电信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移动通信市场的主要特征和有效竞争的标准,从理论上说明移动通信市场呈现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主体之间存在的不对称性的原因。(3)在对影响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把市场份额、互联互通比率、互联互通资费、规模效应等因素引入非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了移动通信市场竞争中关于产品产量确定和价格选择两个方面。(4)考虑到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主体之间的非对称性对市场竞争的影响,本文系统分析了管理规制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对移动通信市场实行市场规制的必要性,并指出移动通信市场竞争行为的复杂性和市场主体趋于大型化等因素对市场规制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崛起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量化投资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投资方法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其中,多因子策略是体系最完善选股策略。由于基于线性回归,其只关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对我国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纺织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行业,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态。纺织行业的融资租赁业务也随之蓬勃兴起,推动了纺织机械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