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制定,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相对较低的状况与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巨大需求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则具体提出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行动计划。对公民个人而言,科学素质是现代社会人素质的核心,是每位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纲要》又确定了4个重点人群,即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旨在大力提高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进而带动全民整体科学素质提高。公务员的科学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增长方式和发展环境的变化。
本研究先介绍了国内外比较著名的科学素质测评的相关概念,并阐述了科学测评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础从公务员素质的特点,并基于本文提出的构建测评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得出测评公务员科学素质的30个初级指标。对于这些初级指标,首先运用单指标评价法,将基本指标减少为20个,再利用因子分析法,将相关性大的指标因子进行整合,形成了一个具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的测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确定的各指标成分的考核点及考核内容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所形成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问卷发放,将问卷的结果用AHP法对各级指标的进行两两比较,通过两两比较的结果最终构建了一个包括三个层次、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及各级指标权重的完整的公务员素质测评体系。然后,通过杠杆比较得出本研究的测评指标体系框架基本完整,涵盖科学知识、科学观点和科学能力三个维度,符合学界公认的标准,并且具体要素更为吻合,同时它也与《纲要》中对科学素质测评标准和国家公务员能力素质标准有相当程度的吻合。
最后利用广州市公务员的小样本进行模型应用,对根据模型得出的问卷及其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广州市公务员科学素质普遍高于普通大众,和之前广东省科协调查结果相一致,进而得出了本研究得出的公务员科学素质测评模型在广州市具有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