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纵观农村医疗保障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几起几伏,合作医疗制度的持续发展与完善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提高新农合的经济与技术管理水平需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实施的补偿方案不仅关系到参合农民的实际受益程度和受益强度,而且关系到新农合基金的合理使用,因此完善新农合的筹资补偿方案,尤其是完善住院补偿方案,是新农合制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新农合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住院补偿一直是新农合基金支出的重头,因此如何针对住院补偿方案进行调整成为了制定和评价新农合制度的最重要内容。试点之初,国家明确指出新农合基金主要补助参加新农合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2004年之后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仍然要求各试点县(市)要在坚持大病统筹为主的原则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新农合的补助方式,要积极探索以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补助为主、兼顾小额费用补助的方式。合作医疗方案制定所需技术的缺失是限制“新农合”作用发挥的主要障碍之一,“方案修订和研制的复杂性,与基层操作人员的能力限制”使得关键技术不易被普遍推广应用。本课题研究是为了辅助新农合试点的政府决策者解决新农合筹资补偿方案的科学制定或调整问题,利用当地的常规报告数据来把握农村居民的就医风险,量化回答现行的筹资补偿方案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因病致贫的问题,并在对基金运行状况进行监控的基础上,从适用性、简便性和可操作性出发,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平台,研制一套可与现行信息系统对接、并具有分析、监控评价功能、简便易操作、交互性好的小型决策参考软件。二、材料与方法本软件研制所涉及的相关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以及指标间的逻辑数学关系主要源自课题组前期所研制的关键技术。研制中主要利用VBA语言对Microsoft Excel进行二次开发,编程环境主要集中在Windows XP系统的Excel2003,调试环境主要为Excel2007(数据容量更大);研制过程中,围绕研究目标和内容,主要应用逻辑演绎、数学模型分析、数据挖掘以及数据模拟论证等方法。本研究软件采用的数据来自某省某县2006年和2007年的合作医疗报销管理数据库,主要利用其中的住院补偿数据库进行软件模拟测算。三、主要研究结果本论文依据软件设计与开发的要求,对课题组前期形成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按照软件功能,将新农合的三大目标,即“实现医疗风险共担,解决因病致贫的担忧,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融入两大功能模块:方案结果评估模块、方案过程监控模块,主要用于方案结果评价和过程控制;而方案结果评估模块又下设功能子模块:分析模块、评价模块,用于测算就医经济风险大小以及因病致贫缓解程度。本研究软件研制部分主要侧重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关键技术中的计算指标和指标间数学、逻辑关系的实现。在软件效果评估功能中,“方案制定”把“推荐方案”、“方案调整”、有机的结合在一个模块下,并通过“方案评估”进行方案的效果比较。本研究直接利用计算机运算的便利性,逐个计算每个就医行为在既定方案前后的费用变化,一改以往被动的筹资费率计算方法:所有住院补偿医药费的汇总,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取,通过比较方案补偿前费用与“因病致贫线”,统计补偿方案前后发生因病致贫的人次、因病致贫人群发生的就医费用等,进一步获得方案评估的指标值。本研究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充分体现了软件实现的简便性,使得结果输出更为灵活、快捷。本研究软件“基金支出风险监控”部分将历史数据作为监测指标来反映出目前月度基金支出的实际使用状况,并且通过图表和风险提示框使描述更为直观、形象。四、研究中的主要创新1.实现与规范系统对接随着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的逐步配套,各试点地区将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新农合数据管理系统,由于目前国内还尚未有学者提出针对《规范》规定的系统的研究,类似相关软件尚未见报道,因此从软件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方面来说,能够和现有规范的新农合信息系统实现对接,这是本软件实现研究的最大的创新。2.提供风险监控功能本软件研制中提出的关于风险预警的模块设计,聚焦于住院补偿方案,对现行方案进行过程监控,能及时反映基金运行状况,为新农合的筹资政策进行调整,重新确定筹资补偿分段及其比例,制定最佳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