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的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专业领域,多媒体己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教育方面,多媒体课件也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因素,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也酝酿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和设计领域,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研究的目的:关于视觉信息在多媒体课件中的设计与传达问题。从目前国内外对于多媒体课件的研究看来,主要集中在多媒体课件技术的解决与突破以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及评价方面。关于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希望通过理论总结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提出相关设计理论依据,以便为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提供参考。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充分利用图书馆、cnki等网络数据库查阅了大量有关文献,并对这些文献中提到的观点进行整理与分析,对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详细介绍,而后利用问卷调查法将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可能遇到的问题,呈现在问卷调查范围之中,再将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在色彩设计、文字设计、图形设计、版式设计中都存在相应的设计问题,而这类问题的产生都是源于对视觉传达相关知识的匮乏。通过系统研究得出结论: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产生的相关问题均可以利用视觉传达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方面,色彩是人类对光波的视觉反应,这类视觉反应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的视觉舒适度与心理上的满足感。先对色彩明度、色相、纯度等具体色彩概念进行界定。2.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文字设计问题:文字是数千年以来人类文明发展产生的结晶,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先对文字的概念及文字的发展历程进行解释与定义,而后利用字体设计中的识别性原则、视觉美感原则、个性化原则、风格统一原则、字体数量控制原则这五大原则的具体应用与实例分析比较来揭示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文字设计存在的问题。3.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图形设计问题:图形的产生已有数千年,从最原始的壁画至今日图形已经和人类的生活日益相关,在信息化社会图形的作用日渐凸显,人们逐渐的进入到读图时代,本文先对图形的概念、图形设计的概念、图形的特点、图形的分类、图形设计的思维表达模式等概念进行界定,而后运用可视性原则、识别性原则、适度创新原则这三大原则的具体应用与实例分析比较来揭示在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图形设计存在的问题。4.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版式设计问题:版式设计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设计因素,它将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视觉元素进行整合统一,如果整合工作没有做好,即便单个视觉元素很优秀,也会造成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的整体和谐性与美学特性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本文先对板式设计的概念、理性逻辑排版方式、感性逻辑排版方式几方面概念进行定义,而后通过节奏与韵律原则、对称与均衡原则、比例与适度原则、虚实与留白原则、变化与秩序原则这五大设计原则的具体应用与实例分析比较,来揭示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板式设计存在的问题。整篇论文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的问题分析整理,并应用大量的实例进行对比,最后进行整体总结。将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逐个分析解答力求做到所涉及问题得到相应解答。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 我们这个会叫做全国首次法制系统科学讨论会。对法学我基本上是个门外汉,本来不想来参加会,但是邹瑜同志嘱附一定要来,而且正如他刚才讲的,法学界的人正在学自然科学,
青年数字鸿沟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呈现出新的趋势:“机会均等化”及“隐藏的不平等”。为此,政府应树立明确的问题意识,做好高校政策引导,合理调配公共资源,鼓励媒
《霓裳中序第一》是姜白石依霓裳曲旧乐谱填词而得,是宋人按乐谱填词的少数例证之一。该词的填作,在音乐旋律固定不移的前提下,以平入声配轻清,以上去声配重浊,四声五音调谐,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课以其鲜明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微课的内涵出发,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介绍了微课对于高职教学的影响,并指出了人们对于微课的认识存在的一些误区
目的探讨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的思维,拥有创业的意识。创新性人才是推动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于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创新现状的分析研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