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颁布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合情推理的概念、价值和教学要求,之后通过的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教材2-2对合情推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全国卷高考数学的考试大纲也将合情推理作为必考内容,可见合情推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有必要对合情推理能力的评价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我们发现合情推理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学习兴趣的提高和促进学生学习新知识、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且教师对合情推理的了解程度与教师的职称、所在学校类型具有显著相关性。在合情推理的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会数列、空间几何、二项式定理的教学中渗透合情推理,但是在学校考试和课后作业中却很少出现有关合情推理的题目。而高考对合情推理能力的考查无论是2003年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之前还是之后都有涉及,且多在小题中考查,但近年来呈相对减少的趋势,教师们对于高考考查合情推理的必要性和考查形式持不同意见。为了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应准确把握《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合情推理的要求,重视课堂教学中对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对合情推理育人价值的认识,并让教师真实记录学生课堂上有关合情推理的表现;加强课后作业中对合情推理能力的训练,如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运用成长记录袋记录有关成果;适当调整高考对合情推理能力的考查,客观题以隐性考查为主,解答题应更多地渗透合情推理,还可以尝试开放性试题。